這一日,三清駕馭祥雲才到玄陽山萬里之內,就見一位大羅金仙道行的修士迎了上來,先與三清行禮,方才開口說道:“青霞子見過三位真人,玄陽真人與鎮元子、紅雲、西王母、燭龍幾位真人,已經等候三位真人多時!”
此番孔宣持著李玄陽的令符,前往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島,不僅喚來諸多生靈脩士,更有青霞子與映月道人、玄木道人等幾位大羅金仙。
玉清道人微微點頭,說道:“有勞小友了!”說完話,三清駕馭祥雲繼續向著玄陽山飛去。
看到三清離去,青霞子取出一道靈符,打入虛空之中,消失不見。
不多時,三清遠遠就能看到一道道靈光前來,海面上更是,瑞氣千條,慶雲朵朵,一看就知皆是前來聽道的生靈脩士,幾乎皆是練氣士一脈,熱鬧非凡。
“好生熱鬧。”眼前的場景,讓上清道人感慨的說道:“不想,海外一地,竟有此等氣象,尚且勝過洪荒內陸。難怪玄陽道友一直待在此地清修。”
“玄陽道友獨佔海外一地氣運,當真是好生逍遙。”
玉清道人指著眼前無數前來聽道的生靈脩士說道:“雖說四海乃是龍族之地,又有燭龍道友坐鎮,可其終究並非是我等練氣士一脈出身。可想而知,今後海外練氣士一脈眾多修士,當以玄陽道友為尊。”
太清道人點了點頭,打量著場中的十來位大羅金仙修士,個個靈華蓋頂,三花隱現,皆是修行的元神三花。
偏偏太清道人一個都未曾見過,顯然正如玉清道人此言,皆是海外一脈練氣士。
三清來到海眼上空,孔宣早就等候多時,亦是上前恭敬行禮,將三清迎接到一處蘆舍之中,三清與李玄陽、鎮元子、紅雲、西王母、燭龍幾人拱手作揖。
上清道人則是一直打量著孔宣,不由驚咦一聲,隱隱感到有著一絲五行五色神光閃耀,竟然皆可入得先天之數,便與李玄陽說道:“這位小友想來便是道友的門下弟子,實在是出身造化不凡,叫貧道好生羨慕!”
李玄陽呵呵一笑,說道:“道友萬不可如此誇讚,不過僅是劣徒罷了,怎當的道友此語!”
玉清道人亦是呵呵一笑,也注意到了孔宣的不凡之處,“鳳凰之子,先天五行五色神光,當真是好機緣,好造化。”
便是以玉清道人的眼光,亦是覺得孔宣不凡,難怪被李玄陽收入門下。
“好了,幾位道友,莫要繼續誇讚劣徒。”李玄陽環視眾道,見僅有純陽道人未曾前來,便開口說道:“此番多謝諸位道友能夠前來,待會貧道傳下劍道修行之法,還請諸位道友莫要見笑。”
“道友何時開講!”聽李玄陽如此說,上清道人突然開口問道:“說來慚愧,這三千年來貧道一直苦思冥想,卻是一直想不通,道友的劍道修行之法,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李玄陽聽到上清道人的話後,心中感到一陣好笑。
這劍道修行之法與洪荒的修行法門截然不同,上清道人自然想不通裡面的玄妙之處,除非是他能夠從頭開始,跟自己一樣,另外創造出一種修行體系。
看到李玄陽笑而不語,鎮元子突然向李玄陽問道:“道友笑而不語,可是在想上清道友苦思冥想一事!”
“想來,道友的劍道修行之法,定然是與眾不同。”
“呵呵,既然幾位道友皆說起劍道修行之法,那麼貧道只好請諸位道友一觀。”李玄陽直接顯出元神三花,衍化出諸般劍道修行之法,開始講解劍修一脈的道途。
那吞月噬魂劍器高懸空中,垂落下來絲絲縷縷的劍氣,上面蘊含著種種劍道法門,一一顯化而出,盡演諸般奧妙。
便是玄陽山外億萬裡海面上空,皆被一道道劍氣映照。
其中三百六十五道劍氣沖天,竟然取代日月星辰,只見劍氣不見星辰光華。
李玄陽此次所講,乃是由凡成劍仙之道,攝天地靈機,奪天地造化,修煉劍元,溫養劍胎,鑄造本命劍器,最後以劍問道,成就大羅金仙道行,真靈不昧。
前五十年,李玄陽講由凡成劍仙之道,再五十年講溫養劍胎,鑄造本命劍器,又五十年講以劍佈陣之法。
如此劍道修行之法,尚屬是洪荒首次出現,皆是攻伐殺戮,道道劍道神通都有不凡之處。
最後五十年,李玄陽則講起以劍問道,任他萬般法術,千般變化,我自一劍破之。
讓眾生靈脩士大覺過癮,更有甚者,乾脆不管不顧轉修李玄陽傳下的劍道修行之法起來,無數年苦修,一朝盡散,皆是為了劍道。
可想而知,這次講道傳法之後,不論是海外生靈脩士,還是洪荒生靈脩士,甚至的妖族,只要是修行此劍道,便可算是玄陽山一脈的半個弟子,日後若是劍道大興,李玄陽自可佔據劍修一脈的氣運。
三清、鎮元子、紅雲等人,齊齊面露駭然之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