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曾講超脫大羅之法與準聖之道時,曾言無需先天靈寶與成道法器、先天靈根做為寄託,亦可超脫大羅之上,修得準聖道果。”
“奈何,弟子愚昧,多年苦修下來,卻是一無所獲,不知該如何以此法超脫大羅之上,正要請教老師!”
帝俊說話間,下意識看了一眼前面的李玄陽,如果他的猜測沒錯的話,李玄陽的以力證道法門混沌不滅身,以及巫族祖巫的祖巫真身,便是此等法門。
此言一出,宮內眾人紛紛看向鴻鈞道祖,面露興奮神色,一眾妖聖妖神,更是露出渴望之色。
妖族數目眾多,僅是周天星辰大陣就有著三百六十五尊大羅金仙,更不用說其餘一眾妖聖妖神。
這還不算伏羲、女媧座下的鳳棲山一脈妖族,可見妖族中的大羅金仙數目眾多。
即便是上一次與巫族大戰之中,損失慘重,如今依然有著不少大羅金仙。
原本雖說難以尋找到先天之物,但好在是洪荒大地之上,多少有著一些機緣,未必沒有希望。
然而,如今妖族管天,不可前往洪荒大地,就算天庭擁有三十六重天,不缺周天星辰精華等修行資源,卻沒有任何先天之物孕育而出。
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妖族天庭無法前往洪荒大地尋找機緣,而天庭的三十六重天又沒有先天之物。
別說是未來寄託善惡自我三尸之一,從而踏足準聖之境,就連成道法器都是難以祭煉出來。
天庭十大妖聖中的好幾位妖聖,至今都未曾祭煉成道法器。
非是不能,而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先天靈寶與先天靈物。
鳳棲山一脈妖族也是如此,甚至宮內不少修士也是面臨如此局面。
相比之下,純陽一脈的門人弟子要稍好上一些,純陽道人從巫族祖巫大殿得到了不少先天之物。
其中不乏一些先天靈材。
看到帝俊的目光,李玄陽嘴角浮出一絲笑意,以力證道法門,可不是那麼容易修行的,就算孔宣身為鳳凰之子,得傳混沌不滅身多年。
可其一直未曾真正有所成就,便是因為缺少先天靈火。
不知此番孔宣前往洪荒歷練,他能否得償所願,得到南明離火。
鴻鈞道祖看了帝俊一眼,淡淡的說道:“自從天地初開,周天萬物衍生,一眾先天神魔與先天生靈應運而出,其中佼佼者,一經化形而出,就有大羅金仙境界,故而爾等想用此法超脫大羅之上,非大機緣、大氣運不可。”
說白了,大羅金仙的境界,便是一眾先天神魔能夠修行到的極限,再往上,想要超脫大羅之上,非是閉關苦修能成,而是需要大機緣、大氣運。
先天靈寶、成道法器與先天靈根,正是大機緣與大氣運的一種體現。
若是有著大機緣、大氣運,只要前往洪荒轉上一圈,就有可能遇到先天靈寶或是先天靈根出世。
若是機緣氣運不足,就算是一件先天靈寶或先天靈根放在你的眼前,只怕都會遇到神物自晦無法發現。
想要以肉身踏足準聖之境,亦是如此。
不然,就算得傳混沌不滅身的修行之法,可沒有混沌之氣與先天靈火一樣無法修行。
“敢問老師,除了機緣、氣運以外,可有具體的修行法門?”見鴻鈞道祖說的似是而非,太一忍不住出言問了起來。
“此等以力證道法門,非大機緣、大氣運、大毅力不可修行。”鴻鈞道祖沒有回答,僅是說出以力證道法門。
帝俊、太一、三清、鎮元子等人齊齊看向李玄陽一眼,再次想到混沌不滅身上面。
李玄陽則是面不改色,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更沒有理會眾人的目光,而是起身向著鴻鈞道祖行禮問道:“敢問老師,上次講道時,老師曾說以先天靈寶做為寄託斬出善惡自我三尸。”
“然而,弟子苦修許久,也僅是勉強斬出善屍,尚且不知該如何斬出惡屍與自我一屍。”
“還請老師解惑!”
此言一出,宮中眾人就連帝俊、太一都忍不住雙目一亮,等著鴻鈞道人如何應答。
“三尸者,乃是生靈脩士自身的執念,故而無形無質,無聲無息,只有心中明瞭自身善惡自我的執念,自可將其斬出。”鴻鈞道祖似乎淡淡看了李玄陽一眼,嘴角浮出一絲笑意。
“除此之外,可還有其它玄妙之處?”李玄陽想到同根同源的先天靈寶與混沌至寶上面。
其中同根同源的先天靈寶,他以有先天十二品淨世白蓮與先天十二品輪迴紫蓮,以及殘破的先天十二品毀滅黑蓮。
這三朵先天十二品蓮花,雖說不是同根而出,卻可算是半個同源。
混沌至寶則有混沌珠。
如今僅需要鴻鈞道祖的一個答案。
然而,眾人則是面露疑惑之色,不知李玄陽問的玄妙之處是什麼!剛才鴻鈞道祖已經指明斬出惡屍與自我一屍的辦法,無非是明瞭心中惡念與自我執念,到時自然可以將三尸斬出。
何來的其它玄妙之處!“此事爾等到時自然清楚。”
鴻鈞道祖此語無疑讓三清、女媧、帝俊、太一等已經斬出一屍的準聖大神通者,臉色微微一變,難道真有其它玄妙之處不成!
僅有李玄陽眉頭微微一皺,不明白鴻鈞道祖的意思。
上清道人見李玄陽的問題與鴻鈞道祖的回答,皆是似是而非,不明其意,就想要起身問個明白。
正當他準備起身時,突然被太清道人拉住,對其搖了搖頭,眼中餘光掃向李玄陽。
面帶疑惑不解之色,上清道人看向李玄陽。竟然見李玄陽面露沉思,對剛才之事一副如若妄聞,絲毫沒有繼續問下去的樣子。忽然心中一動,便安安靜靜的坐好,眼觀鼻,鼻觀口,也跟著沒事兒人一般。
上清道人與太清道人的輕微動作,皆被李玄陽看到眼裡,只是鴻鈞道祖不說,他也不便明言多問,只能是等待日後再說。
這時鴻鈞道祖手中拂塵一甩,顯出頂上元神三花,開始宣講道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易,為大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聖人講道自然非同一般,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各種奇異景象紛紛顯化而出。
此次鴻鈞道祖講的乃是準聖之道,可謂是包羅永珍,異常玄奧,晦澀難懂。
並且講的十分隨意,幾乎是想到哪裡,就講到哪裡,並不連貫。
便是以力證道法門,也不斷從鴻鈞道祖口中講出。
聽得李玄陽不由自主沉迷起來。
這時鴻鈞道祖口中話音,忽然一變,每句講出的語言,皆是玄妙至極,似道非道,似法非法,不分先天陰陽五行,非是洪荒世界諸天萬道法則,乃是混元大道,又可名曰:混元道果。
正是混元大羅金仙之道,聲音入耳,如同清風,明白自然明白,不可強行記於心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