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再湊齊先天甲木之氣與先天庚金之氣,正好可以對應著天干五行中的陽五行,甚至將自身的先天五行大道法則與先天五行五色神光,化作先天甲丙戊庚壬大道法則與先天神光。“只是!”說到此處,孔宣臉上露出了一絲難色,忽然向著李玄陽問道:“老師,可知先天甲木之氣的下落?”
先天庚金之氣的下落,乃是眾所周知,無需多說什麼。
可先天甲木之氣的下落,孔宣卻是從未聽說過。
“呵呵,說起來。”鎮元子見李玄陽與孔宣談論起來先天甲木之氣,突然向李玄陽說道:“貧道也打算尋找一道先天甲木之氣與先天己土之氣,以此嘗試完善自身道行!”
天干陰陽五行之中,鎮元子佔據了先天乙木大道法則與先天戊土大道法則,要是能夠湊齊先天甲木大道法則與先天己土大道法則,再以鎮元子的道行神通,未必不能衍生出混沌木行大道與混沌土行大道。
“此事道友莫要問我。”聽到二人的話後,李玄陽輕笑了起來,似乎看了西王母一眼,向鎮元子傳音說道:“道友可曾聽聞過五針松!”
“什麼?”鎮元子雙目一亮,五針松不僅是先天靈根,其蘊含著的先天五行之氣,正是天干陰陽五行中的陽五行,有著先天甲木之氣。
鎮元子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向著李玄陽傳音問道:“道友可是得到了五針松?”
“並非是貧道。”李玄陽搖了搖頭與其說道:“等到此事結束以後,道友不妨去拜訪一下西王母道友!”
說完之後,李玄陽便不再多言,僅是再次看了西王母一眼,其意不言而喻。
讓鎮元子的目光,不由也向著西王母看了過去。
“老師!”看到李玄陽忽然沉默不語,孔宣不由向著李玄陽低聲叫道。
“此事無需多問,到時你自然會清楚。”李玄陽搖了搖頭,並未與孔宣多說,反正以孔宣的道行境界,暫且不急。
聽到李玄陽的話後,孔宣臉上異色一閃而過,顯然聽出來了,李玄陽話語中似乎蘊含了深意。
“道友的混元五行五方大陣,以及混沌五行大道與天干陰陽五行,當真是妙不可言。”上清道人忽然睜開雙目,向著李玄陽開口說道。
“奈何,想要湊齊天干陰陽五行,怕是不易。”說到這裡,上清道人搖了搖頭露出來了一絲可惜神色。
天干陰陽五行,包含著甲丙戊庚壬與乙丁己辛癸,前者五行為陽,後者五行為陰。
足足需要湊齊十種先天五行大道法則或是先天五行之氣,談何容易。
別說如今洪荒中的先天之物越發稀少,便是天地初開之時,想要湊齊十種先天之氣,恐怕也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想要憑空參悟出十種先天五行大道法則,同樣是如此。
便是以上清道人的見識,也只見過李玄陽的先天五方旗,蘊含著天干陰陽五行。
相比之下,就算是孔宣的先天五行靈珠也僅是蘊含著陽五行而已。
“道友說的不錯,想要湊齊天干陰陽五行,卻非亦是。”伏羲贊同點了點頭,“洪荒之中五行俱全的先天靈寶,大多都是陽五行,少有陰五行之物。”
“依貧道來說,與其辛苦湊齊天干陰陽五行,還不如匯聚一二種天干陰陽五行,以此好生參悟一番混沌五行大道。”紅雲目光看向鎮元子說道。
“玄陽道友的混沌五行大道過於玄妙,普通修士能夠湊齊一二種天干陰陽五行,已然是天大的機緣了,足可以此參悟混沌五行大道之一。”太清道人十分贊同紅雲的話,要是能夠湊齊金木水火土中的一二種天干陰陽五行。
莫說是普通修士,就算是對場中的準聖大神通者來說,都可算是一場機緣,足夠用來參悟衍生混沌五行大道的了。
“道友何不將此陣法蘊含著的混沌五行大道,化作為一部道法真經出來?”上清道人想到自己參悟誅仙四劍,以此化作出的四部劍道真經。
先天五方旗裡面蘊含的混沌五行大道,正可同樣參悟出來一部道法真經,其威能與玄妙之處,只怕定然非同小可。
此言一出,眾人面露沉思,覺得上清道人說的,不無道理,不由齊齊向著李玄陽看了過去。
孔宣更是雙目一亮,迫不及待向著李玄陽看去,頗有一些期待不已的樣子。
李玄陽感受到眾人的目光,有些哭笑不得,對著上清道人沒好氣的說道:“道友可是忘了,上次還是貧道出言提醒,以誅仙四劍作為參悟,推衍劍道真經的!”
“何況,先前幾位道友已經說過了,想要湊齊天干陰陽五行,絕非易事,即便貧道從中參悟出來一部道法真經,又該如何讓門下弟子修行?”
“再說,貧道如今也不缺少一部道法真經。”李玄陽說完這句話後,眾人不由點了點頭。
先不說想要湊齊天干陰陽五行的難度,僅是李玄陽的混沌不滅身與先天玄陽真經、先天五行真經與太玄劍經,已然足夠一眾門下弟子修行。
何須再辛苦參悟出來一部無法修行的道法真經。
唯有孔宣有些欲言又止,顯然是有著不同的看法。
聽到李玄陽的話,上清道人不禁大笑了一聲,“道友不說,貧道都差點忘了。那四部劍道真經,貧道已經完善的差不多了。”
聞言,紅雲雙目一亮,直接向著上清道人提議說道:“道友何不與玄陽道友的太玄劍經互相比鬥一番,也好重現不周山鬥劍之約!”
不周山鬥劍之約!眾人無不向著李玄陽與上清道人看過去。
雖說眾人大多都未曾參與過不周山鬥劍之約,可卻對此早就聽聞過不知多少次了。
如今紅雲忽然提議重現不周山鬥劍之約,當可為洪荒盛會。
“好!”上清道人雙目精光暴漲,向著李玄陽大笑說道:“貧道早就想再見識一番,玄陽道友的太玄劍經與劍道神通,就是不知道友意下如何?”
“道友相約,貧道自當奉陪!”說話間,李玄陽周身響起一絲劍鳴,顯然他也想要見識一番,上清道人參悟出來的四部劍道真經,究竟有何威能。
“三千年後,我等重臨不周山,再次鬥劍論道。”聽到李玄陽同意下來,上清道人直接定下三千年鬥劍論道之約。
此言一出,眾人齊齊面露喜色。
李玄陽的太玄劍經與劍道神通,自是無需多說,乃是攻伐無雙,上清道人的劍道造詣,亦是冠絕洪荒,更剛以誅仙四劍,參悟出來了四部劍道真經。
二人互相鬥劍論道,定然非同小可。
便是一直不曾言語的玉清道人與西方二聖、女媧都露出了一絲異彩。
隨著李玄陽與上清道人定下鬥劍論道之約,眾人不由紛紛起身告辭。
片刻時間,場中僅剩下李玄陽與孔宣、金鶴、銀鶴童子與九頭羽蟲幾人。
“你將此物交由大禹,讓其收集五行之精,再以人族功德氣運溫養,用來劃分洪荒內陸,鎮壓九州之地。”
臨走之前,李玄陽將祭煉出來的九鼎胚胎交給了孔宣,吩咐下來劃分人族九州與溫養九鼎之事。
“弟子謹遵老師法旨!”孔宣向著李玄陽躬身行禮之後,突然有些欲言又止。
見狀,李玄陽自然清楚,孔宣的猶豫,無非是天干陰陽五行,以及混沌五行大道之事,甚至是混沌五行真經的事情。
“與其多想,倒不如好生修行自身道途。”李玄陽對著孔宣說了一句,足下金色雲光一閃,向著東海方向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