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財神

第455章 習得神通,機緣顯化!

此等大事,就算是準聖,都得認真對待,不敢有絲毫懈怠。

甚至到了後來,洪荒東方以外的生靈,也聽說人族帶頭主持這場盛會,紛紛生出想要參加的念頭,並有不少大能已經付諸行動。

洪荒不知歲月,不知不覺間,已是三萬年後。

司命神殿。

這一天,楊宣從悟道狀態中清醒過來,緩緩睜開雙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一氣化三清不愧是洪荒最頂尖的化身之法,即便楊宣已有準聖修為,本身又有著逆天的悟性,

還有道德金輪、悟道源液提升悟性,依舊是花了三萬多年時間,這次成功入門一氣化三清這門大神通。

神通隨心,隨著楊宣念頭一動,眉心便有一縷宛如白霧的清氣湧出,落在面前的地面上,逐漸化作一個人形。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這縷白霧變得愈發凝實。

最終,一個模樣和楊宣完全一樣,但卻有兩分虛幻之感的身影,出現在他面前。

仔細感受了一番,因為神通剛剛入門的緣故,這具化身只有本體的八成實力。

並且,現如今只能分出一道化身,還無法像太上老君那般分化三道。

但楊宣並未感到意外,更沒有任何失落,反而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如此看來,我也算是天賦異稟了。”

按照一氣化三清這道大神通的描述,並非入門一氣化三清,就能做到一氣化三清,分化三道分身。

事實上,入門只能代表學會一氣化三清,但這並不是說,學會這門神通,就能做到一氣化三清,分化出三具等同於自身的化身。

想要做到真正的一氣化三清,還需要更多練習,對這門大神通有更多感悟方能做到。

正常情況下,第一次施展一氣化三清,能夠分化出一具分身,就已經算不是不錯了。

如果這具分身能有本體三五成實力,就可以稱之為天賦異稟,如玄都大法師就是如此。

但更多的情況,是根本就學不會一氣化三清這門大神通,就算太清聖人想要教,也不見得有人可以學得會。

如楊宣這般,只是三萬年便入門一氣化三清,第一次施展的時候,就能分化出一具擁有本體八成實力的化身,當真是堪稱妖孽。

要知道,一氣化三清所分化出來的分身,不僅擁有自主意識,還能使用楊宣所有的神通。

不管是袖裡乾坤,還是易寶神決,這具化身都能熟練使用。

因此,這裡說的八成實力,是綜合下來的八成實力,在不動用靈寶的情況下,這具化身就相當於擁有八成的戰力。

以楊宣如此的實力、身家,就只是這一具化身,就足以擊敗尋常的一屍準聖。

若是楊宣本體、惡屍太陽,再加上這具化身,就算沒有使用易寶神決,也能擊敗尋常的二屍準聖。

將來楊宣完全掌握一氣化三清之法,或許冥河這樣的三尸準聖,他也能鬥一鬥。

除此之外,同樣參悟一氣化三清之法,楊宣對於讓化身擁有自我意識,有了直觀的認知,

對他接下來參悟上品香火金身凝練法,絕對能提供大量幫助,少走許多彎路。

不過,楊宣沒有繼續閉關的打算,而是將參悟上品香火金身凝練法的事情,交給惡屍太陽去做。

而他本人,則是起身離開天庭。

百家爭鳴孕育了三萬多年,想來現在應該開始了,他可不能錯過這等盛事。

“咦?”

就在楊宣來到九州上空之時,突然心有所感,轉頭朝著東北方望去。

他隱隱有種感覺,在這個方向有他的機緣所在。

在一番推衍過後,楊宣的眸光微微一閃,臉上露出意外之色。

他竟然推演出來,在這個方向身上,有著可能關乎他斬出善屍的機緣所在。

“過去看看……”

楊宣沒有多想,當即便調轉方向,朝著東北方向飛去。

他這次來到九州,本就是為了參加百家爭鳴,想要藉此機會宣揚神道和商道。

如果機緣足夠的話,或許還能找到斬出善屍的契機。

不管他的推衍結果是否有誤,去東北方向觀察一下,都不會影響來到九州的最初目的。

……

青州,正午。

楊宣在楊宣的照耀下,悄然出現在一座庭院的大門前。

庭院大門破舊,看著只是一個普通百姓的住所,並無什麼奇異之處,頂多也就是真仙水準的洞府。

沒有錯,這就是現在的九州,尋常百姓都有可能擁有真仙修為!

就和天庭、地府一樣,現如今的九州,和楊宣記憶中的完全不同。

西岐沒有建立大周,帝辛不是紂王,妲己不是皇后。

如今統治九州的皇朝依舊是大商,帝辛作為大商人皇,在宰相妲己的輔助下,大商和天庭、地府合作愈發緊密,已然呈現出人神共存的局面。

在九州,天庭諸多神廟,地府城隍、山神和土地廟隨處可見。

在天庭、地府的幫助下,人族對九州的開發愈發完善,九州的靈氣愈發濃郁,人族的修為也在日漸提升。

雖然人族還是缺少高階功法,大部分族人的修為都卡在天仙境界。

但有著足夠的靈氣,且沒有太嚴重的外患,還是不少族人順利突破,達到真仙,甚至是玄仙。

金仙和太乙金仙就比較難了,一座城池都不見得有幾個。

楊宣面前這戶人家,能夠擁有真仙級的道場,已經算是不錯了。

只是和楊宣的修為比起來,這差距實在是太大,他實在想不明白,這樣的一個地方,要如何才能讓他找到斬出善屍的機緣。

楊宣並未多想,彈出仙識探查房屋周圍的環境,聽到了庭院內的朗朗讀書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