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財神

第443章 大戰落幕,開疆擴土!

幽冥界。

在地道之力的作用下,不論是否在幽冥界當中,只要是幽冥界的一員,眼中皆是出現了一道身影。

這道身影英姿偉岸,身穿玄色帝袍,上有地府十殿、忘川、血海等景象,彷彿在這件帝袍上,有著整個地府的縮影那般。

這道身影身上的威壓更是駭人,彷彿此人身上有著無尚權柄,在地府、甚至是在幽冥界,他的話便等同聖人法旨!

他要何人三更死,就不可能等到四更!

即便只是地道之力傳來的投影,幽冥界眾生見到這道身影的瞬間,全都下意識的低下頭,心生敬意。

又片刻之後,幽冥界眾生心生感悟,知曉了此人的名號,神色狂熱,禮讚:

“酆都大帝!”

這樣的結果,所有人都不意外,地府能有今天,都是楊宣一手促成,他不當酆都大帝,誰又有資格當酆都大帝?誰又敢當酆都大帝?!

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酆都大帝之位落在其他人的身上,那也只是個空架子,

不僅什麼都做不了,只要楊宣一句話,要不了第二天,地府一眾鬼神就能將那人趕出幽冥界。

如果不走,那就別走了!

這就是楊宣在地府的權威,無與倫比的權威,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或許也正是因為他本就是無冕之王,楊宣只有帝袍,沒有冠冕。

但這樣的形象,卻不會讓他威嚴受損,反而更添幾分威勢,讓人心生敬畏。

與此同時。

人界和天界的一眾生靈眼中,出現了一道模糊的身影,他們看不清這個身影的模樣,卻能感受到一股恐怖的威勢,

彷彿此人就是死亡的代表,乃是地府之主那般。

同時,他們在見到這道身影之後,心中便有所悟,知曉此人的名號,此乃——

酆都大帝!

地府之主,位同天庭的天帝!

對於尋常生靈來說,或許並不知曉這酆都鬼帝是誰。

但只要修為和地位的到了一定境界,即便看不清那道身影的模樣,也能猜到此人的身份,

知曉此人定是楊宣,這也就是說,楊宣是唯一一個,身兼天庭二品帝君,和地府一品大帝的生靈!

天庭,凌霄寶殿。

昊天低頭看向地府,眸光閃爍,感慨道:

“娘娘的動作可真快,這就給愛卿赦封了,我本以為還得再等一段時日,沒想到慢了一步……”

“道友也得抓緊時間才行。”一旁的王母娘娘收回目光,神色嚴肅,沉聲說道:

“如今洪荒成功演化三界,天界百廢待興,有許多的地方還未開發,遠古星空也未曾修復完成,正是用人之時,

地界也是如此,道友得儘快給愛卿提升神位,莫要讓他心生間隙,切不可讓他常駐地府!”

“我知曉。”昊天點了點頭,面露思索之色。

以楊宣對天庭的貢獻,早就有資格成為一品大帝,只是礙於修為不夠,所以才一直不曾赦封,

如今楊宣成功斬屍,成為準聖強者,理應為其完成赦封。

成為大帝之後,昊天就能將更多事情交給楊宣來做。

只是近些年地府的事情較多,楊宣迴天庭的時間比較少,斬屍之後更是一直待在地府穩固修為,還未回到天庭。

原本昊天是想著,等楊宣上天之後再說,

但現在見到后土為楊宣完成赦封,使其成為地府的一把手,一品大帝酆都鬼帝,昊天改主意了。

如果不盡快讓楊宣上天赦封,搞不好就回不來了。

只有用過的人才知道,楊宣這個人有多好用,以前楊宣是天庭和地府共用的時候,搞不好后土就有將其獨佔的想法。

現在後土將楊宣赦封為酆都鬼帝,或許就會想辦法將楊宣留下來。

這倒不是昊天惡意揣度后土,而是因為……他也是這麼想的。

如果可以獨佔楊宣的話,誰又願意和其他人共用呢?

為了避免意外發生,昊天當即叫來九天玄女,讓她去一趟地府,請楊宣迴天庭一趟。

九天玄女明白,昊天這是要為楊宣提升神位,欣然應下這個差事,轉身便離開天庭,朝著地府飛遁而去。

九州。

姜子牙住在一間茅草屋裡面,看著眼前的那道模糊身影,猜到了此人的身份。

說起來,他應該闡教眾弟子當中,和楊宣最熟悉的那個,被楊宣收了那麼多次買命錢,想不熟悉都難啊!

但在短暫感慨之後,他又嘆了一口氣,神情落寞。

當初他之所以會願意接受楊宣的條件,一方面是因為,楊宣所說的這些的要求,並不算太過分,屬於是勉強可以接受的範疇。

另一方面原因,則是想著完成封神之後,他所能獲得好處更多,這點損失算不得什麼。

結果誰曾想到,眼看著西岐就在闡教的幫助下,就要打到朝歌城,取商而代之,

先是截教佈下萬仙大陣,接著更是發生洪荒演化三界這種大事。

九州作為玄門封神的主戰場,是洪荒劫氣最為濃郁的幾個地方之一,在洪荒演化三界之時,所受到的影響也最大。

在這種情況下,人族自保都難以做到,哪有心思繼續封神大戰?

最終由火雲洞出面,暫停西岐和大商的戰事,將九州人族遷移到安全的地區。

等到三千年後,洪荒成功演化三界,火雲洞這才放開對九州人族的管理,繼續西岐和大商的戰事。

只不過,這一次重啟戰事,火雲洞的人族先賢直接表態,這是人族內部之事,不希望截教和闡教參與。

如果換成封神量劫剛剛開始的時候,涉及大道之爭,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絕對不可能同意,但時至今日,卻是沒有和這個必要了。

在這次的封神大戰之中,原本必死的三霄、趙公明、金靈聖母、金光聖母等截教弟子,

或是因為楊宣的緣故,或是因為其他原因,皆是保護了一條性命,並未元神上榜。

這樣的結果,便印證了通天教主所追尋的大道,讓他的道行得以提升。

元始天尊的收穫就更大了,別看闡教在截教的大陣面前處處吃癟,最後還被西方二聖帶走燃燈、文殊、普賢和慈航四人。

但在洪荒成功演化三界之後,元始天尊的收穫比通天教主還要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