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闕

第216章 西羌(上)

半個時辰後,西校場鼓聲再震,這次比先前更急,如驚雷滾地,催著三千銳士整隊。

呂尚披甲,腰懸竹節鞭,抬眼掃過軍陣,蕭、嚴、霍、凌四將各領一營兵甲,軍容沉肅。

“開拔,”

將令一出,西校場內‘呂’字旗率先騰起,四大牙將率眾出列,三千步騎匯成洪流,朝著涼州東門湧去。

“傳令眾軍,加速行軍,天黑之前,我要兵臨大震關,”出涼州城後,呂尚立即傳令急行軍,步騎們腰懸刀、揹負弓,向東南疾馳。

大震關,又號隴關,因舊時漢武帝西巡,在此遇雷震,故而得名‘大震’,是河西與隴右最重要的糧道、兵道之一,為兵家必爭之地。

呂尚要領涼州兵馬,速平隴右諸羌寇亂,首先就要搶佔大震關,從大震關入隴右,以步騎協同控制渭水沿岸,逐步清剿羌人部落。

這是後漢名將段熲的兵略,段熲也因鎮壓西羌、東羌之亂,憑軍功為三公之一的太尉,封新豐縣侯,食邑萬戶,是歷代良將之一。

不要小看隴右諸羌,後漢自光武中興後享國二百載,其中至少一百五十年苦於羌亂,直到耗盡國力,羌人之兇橫,由此可見一斑。

暮色漸沉,涼州銳士方至渭水西岸,三千步騎銜枚疾走,身後塵煙四起。呂尚在軍前勒住馬韁,目運神光,穿透暮色望向東南。

遠處大震關輪廓已隱約可見,關樓簷角在昏暗中蟄伏,關內關外雖無廝殺聲,卻處處透著兵家要地的肅殺。

“還好,大震關無事,”

看了片刻,呂尚點了點頭,對牙將們道:“大震關仍在朝廷手中,情勢還未到最壞的地步,”

嚴銳催馬上前,低聲道:“使君,是否先派人入關通報?”

呂尚勒馬而立,目光掠過渭水水面,道:“不必多帶人手,選兩個精幹騎士,持我兵符,就說涼州刺史呂尚率軍至,要入隴平亂,”

嚴銳應聲,道:“末將這就去挑人,”

片刻,兩名挎刀背弓的騎卒馳至馬前,呂尚解下腰間兵符,青銅符牌上刻著‘涼州軍使’字樣,入手沉涼。

當前騎卒接過兵符後,靴尖叩擊馬腹,胯下河西駿馬蹄聲如鼓,順著渭水西岸疾馳,不多時就到了大震關下。

關樓之上,守城計程車卒被馬蹄聲驚動,火把紛紛亮起,一名校尉厲聲喝問:“來者止步,隴中生亂,大震關禁行,爾等是何處兵馬?”

騎士勒住馬,高舉兵符,朗聲道:“我等乃是涼州刺史呂使君麾下騎卒,持使君兵符叩關,”

“使君奉涼州總管府之令,率三千銳士入隴平叛,如今已至渭水西岸,爾等速速通報!”

校尉眯眼細看,見騎士甲冑齊整,舉著的兵符青銅色沉,隱約能辨‘涼州軍使’四字,不似作偽。

當即揮了揮手,令親衛下樓查驗,自己則轉身奔往關內關衙。

待大震關守將王烈得到通報,批衣出衙時,親衛已捧兵符而來,王烈接過一掂,入手沉實,符牌邊緣的齒痕與朝廷規制分毫不差。

見此,王烈眉頭微展,低聲道:“果然是涼州兵符,”

“來啊,開城關,迎呂使君,”

王烈踱了兩步,猛地頓足,對左右高聲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