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想到天命,楊堅又是嘆了口氣,天命將星都有著他們的天命,作為大隋天子的楊堅,又何嘗沒有自己的天命。
楊堅出生時,有紫氣充庭,頭上生角,遍體起鱗。般若寺的智仙神尼說他有天子命,於是說服楊忠夫婦,將楊堅寄養在般若寺,由智仙神尼撫養,楊堅稱智仙神尼為阿闍梨。
阿闍梨,梵語,意為導師。
楊堅的小名那羅延,就是智仙神尼所起,有金剛不壞之意。
可以說,楊堅自小就與佛結緣,也是因此,與宇文邕的建德毀佛不同,楊堅在即位後,下旨修復了在宇文邕時,被破壞損毀的寺廟和佛像。
不只如此,他還一改近乎吝嗇的節儉作風,不斷調撥錢糧,大力興建寺院,以至被中土佛家尊稱為轉輪聖王,佛心天子。
這,或許就是他的天命!
——————
次日,
武德殿內,華燈璀璨,楊堅坐在龍椅上,目光透過那層朦朧的光暈,靜靜地審視著眼前的眾人。
殿中,恩科錄取的二十五人,早已整齊站定,他們身著嶄新的緋色官袍,雖然面上故作鎮定,但骨子裡的那種興奮與緊張,還是被楊堅看在眼裡。
當然,這其中有故作鎮定者,也有確實安定沉著,不為天子威嚴所動者。呂尚作為恩科魁首,站在最前列,他倒是沒有多少兢懼感,反而還有心思打量這座武德殿。
武德殿,武德,李淵的年號,亦是武德!目光溫和的掃過殿中眾人,尤其在前三甲的身上,停留了片刻後,楊堅輕笑一聲,抬手示意眾人落座,開口道:“眾卿不必拘謹,今日設宴,只為見見諸位賢才,別無他意。”
眾人依言坐下,仍身姿筆挺,不敢有絲毫懈怠。
楊堅端起酒杯,道:“這杯酒,朕敬諸位,願你們往後都能大展宏圖,不負你們這一身的抱負。大隋的昌盛,離不開你們這些賢良的輔佑。”
言罷,將酒飲盡。眾人紛紛起身,舉杯山呼萬歲,也將杯中酒飲盡。
酒過三巡,殿中氣氛漸趨熱烈,眾人先前的拘謹,也在楊堅的親和中逐步消散。
只是,除了楊堅、楊林之外,所有人都沒注意到,楊林身旁的侍從屬官,與殿內氣氛有些格格不入。
袁允佯作為靠山王屬官,面沉如水,默默的觀察著殿中眾人,手縮在袖中,按著楊堅所給的生辰八字,不斷的掐算著這些人的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