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穩?不,貧道初心一直不變

第18章 各取所需

李景孝昨天就和麵前的荊逢,還有他親弟弟荊午認識了。

知道兩人是道錄司七品總旗,手下管著50個錦衣力士。

而荊逢、荊午則是沈伯平在道錄司的心腹。

那50個錦衣力士,基本上都是從邊軍中,上過戰場、有過軍功的悍卒中選拔出來的。

而且多是‘夜不收’,也就是軍中探子出身。

這些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悍卒,用來對付邪道、詭異,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若是圍成軍陣,一般的妖邪看到就得逃。

否則被軍陣血氣衝擊,一些剛出身的鬼魂,說不定就會魂飛魄散。

而邊軍的夜不收,多在黑夜中探查敵情,膽子不是一般的大。

這種人,才不會遇到詭異轉身就逃。

李景孝點點頭,沒過多客套,跟著荊逢快步進了衙門。

見到沈伯平時,他身邊站著6人。

一個六品官、兩個從六品、兩個正八品、一個從八品的官員,正和他談些什麼。

看到荊逢帶著自己進來,這些人停下話,全都看向了自己。

李景孝倒是沒膽怯,對著沈伯平行禮。

沈伯平點點頭,語速有些快的介紹了身邊6人。

右正議饒廣賢、左演法餘福保、右演法蘇林。

左至靈彭相林、右至靈孫景休、左元義田國英。

加上李景孝和沈伯平自己,整個道錄司也就8個有品級的文官。

其他的全是吏員,也就沒資格在這時候一起開會了。

李景孝對著六人一一行禮。

六人見他態度端正,頓時對他就有了些好感。

互相回禮、客套幾句。

沈伯平這才說起了通州的公文。

只是道錄司的官員,也不是人人都清楚這衙門真正的使命。

說白了,這些人中,有些沒後臺,才來這種沒什麼實權,又不重視的衙門來任職。

有些則是來過度,待上一年半載就升官走了。

所以這種人,一般就是處理普通公文的人。

沈伯平敷衍這幾人幾句,就讓他們回去辦公。

留下右正議饒廣賢、左演法餘福保和李景孝。

最後饒廣賢帶隊,帶上餘福保和李景孝,和一隊小旗去一趟通州。

一路上,為了趕時間,全都騎著馬。

這可就苦了四十多的餘福保,只能放慢速度,邊走邊聊。

饒廣賢和餘福保一早已經從沈伯平嘴裡,知道李景孝是有真本事的,所以兩人對他還算熱情。

嘀嘀咕咕的說了好一通,在道錄司裡需要注意的事項。

李景孝則趁機暗示,自己進道錄司,不是為了升官。

而是為了歷練,期望早點修為大進,好去為師門尊長報仇。

饒廣賢和餘福保自然也知道,真武觀7個道士遇害的事。

安慰李景孝幾句後,又勸他得有上進心。

要說李景孝對他們倆的位置有威脅,兩人根本不信。

一個正六品、一個從六品,李景孝又才15歲,等他因功升到七品,少說也要三五年的。

而且道錄司升遷走,或者平調而走的官員還是挺多的。

左元義、左右至靈、右演法一路下來,說不定都10年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