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城牆上的兵丁反應過來,李景孝的身形一閃,人已經躍下了城牆。
落在城外腳步一踩,就是二十多米。
只是片刻間,李景孝的身影已經變成了個小點,消失在城牆上幾千人的視線外。
訊息很快就再次出現在皇帝和太上皇的耳中。
這下父子倆就有些不淡定了。
之前李景孝再如何厲害,總感覺只要有足夠的兵丁圍殺,累也能累死他。
可現在又顯露出這麼厲害的道家神行之術。
人家打不贏你的大軍,還不能跑?
特別是飛上城牆的手段,就意味著,今後不管任何城牆都擋不住他。
這要是刺殺,想想心裡都發毛。
不過凡是有壞處,就也有好的一面。
若是李景孝去敵國城內搗亂,不管是刺殺敵將、還是破壞水源。
又或者燒了城內的糧草,那真是一人敵一軍。
今後草原上僅有的幾座大城,對大周來說,再也不是啃不動的雄關了。
要是攻破‘前元’上都,那就是開疆擴土的不世之功。
史書上都能大書特書。
所以太上皇父子倆,此時對李景孝是既防備,又恨不得給他封官許願升爵。
只求這小子心向大周和他們父子倆。
李景孝倒是沒想那麼多,在他心裡,外敵就全該死。
這心態,多多少少還是受到前世的影響,和大周的達官顯貴們,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朝廷裡的文武大臣們,很多其實並不在乎誰坐皇位。
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心裡只關心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得失。
出了城的李景孝,全速運起追星趕月,只是半個小時,就跑出了七八十里地。
身形落在一處山崗上,皺眉仔細想了好一會,實在想不出,刺客出城會藏在哪裡。
只能用笨辦法,四處檢視,尋找馬蹄印或者人數多的腳印。
不知不覺,居然來到前世的十三陵附近。
而大周的皇陵,離這邊其實不算遠。
大周是土木堡之變,瓦刺攻破京城後,趁勢興起的新皇朝。
所以此時的明朝皇陵裡,其實也就三位皇帝葬在了十三陵這邊。
想到這,李景孝忽然心裡一動,縱身一躍,飛出二十多米,落在一顆樹上借力。
只是五六分鐘,就落在景陵的城門樓子上。
果然看到神道上,有不少蘸著泥土的馬蹄印。
李景孝嘴角一笑,大周立國之初,倒是派遣過兵丁駐守前朝皇陵。
但百年過去,三座皇陵早就荒廢,當年駐守在這邊的太監,也老的老,走的走。
此時荒草一堆,別說人影了,就連營地裡提供給兵丁、太監住的低矮房子,都已經被人拆了拿回家用。
說起來,朱瞻基的景陵,算是明朝所有皇帝中最小的。
多年下來,又荒廢的厲害,確實是極好的藏身地。
沿著神道一路前行,穿過了祾恩門,就見方城明樓上,好幾個人忽然站起來。
嘴裡喊了句‘放箭’,對著自己就拉弓射箭。
李景孝一聽就聽出,絕對是高麗語。
身形閃幾下,不僅輕易避開了長箭,人也出現在明樓上。
對著一人,一掌拍出。
那人只來得及用手裡的長弓抵擋,卻不想李景孝這一掌,輕易就劈斷了牛角弓,一掌印在對方胸口上。
綿掌看似名氣不大,但出手無形、力透臟腑。
輕輕一拍,就能隔空傷人肺腑。
但李景孝這一掌,非要打斷那牛角弓不說。
還打的那人直接飛出幾米,撞在明樓牆上,渾身如爛泥一樣的倒在了地上。
不用說,這一掌,直接把這人打的渾身骨骼全碎了。
而李景孝會這麼做,一來他已經意識到,昨夜刺殺崔氏女的人,是高麗人而不是韃靼人。
但對於叛徒,李景孝向來厭惡、甚至是憎恨。
二來嘛,前世他就對高麗人不感冒。
現在遇到了,當然有些洩憤的意味在。
幾個弓箭手本來就被李景孝,彷彿鬼魅一樣的移動速度嚇了一大跳。
現在見他一掌把人打成軟泥,握著弓箭的手都開始顫抖起來。
李景孝可不會給這些人反殺的機會,身形飄動,忽閃忽現,每人一掌。
直接把三個弓箭手全乾掉,只留下個30左右,剛才喊出‘放箭’這句話的人一條命。
不過命雖然還在,李景孝在他身上的一掌,還是輕易震斷了這人的手腳筋脈。
又伸手卸下這人的下巴,這才撿起一張長弓。
拉弓試了試,居然是把2石的強弓。
看來這夥人確實是精銳,否則昨夜也不會中了埋伏的情況下,還是能擊殺、擊傷十幾個前軍都督府的兵丁,全身而退。
至於如何連夜逃出城,要麼用工具爬上城牆。
要麼就是京城裡有他們的內應,幫他們出城。
李景孝背上箭囊,跳下明樓城牆,一道利箭就激射而來。
高手。
要不是李景孝的功夫不錯,百分百會在空中被這一箭擊中。
用手中的長弓,隔開偷襲自己的長箭,目光往長箭飛來的方向看去。
就見一個長的還挺漂亮的女人,正站在陵墓裡一顆大樹上,再次搭弓射箭。
第一箭對自己都沒用,第二箭自然也傷不到李景孝。
不過,等他再次格開長箭,正想拉弓回擊時。
七八道吶喊聲響起。
一群拿著長刀的高麗人,猛的衝出來圍攻。
李景孝冷笑一聲,身形一閃,再次避開一箭,朝著已經衝到自己近前的一個高麗人一個側閃。
避開長刀,一掌拍在那人的後腰。
就聽喀嚓一聲,這人的腰椎直接被打斷,渾身癱軟的倒在地上。
隨手抽出箭囊上的長箭,對著離自己兩米外的高麗人一甩。
長箭猶如子彈一樣,擊穿這人的胸口。
再一腳把人踢飛五六米,這才轉身避開一刀,又抽出長箭,對著幾米外的一人甩出長箭。
順手對著剛劈砍自己的高麗人的後腦就是一掌。
打的這人整個腦袋都爆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