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仙宗,彩雲峰。
彩雲峰頂有一座巨大圓臺,圓臺之上一青一白兩道倩影正持劍纏鬥,二人身法飄忽,劍勢玄奧精妙,戰鬥空間不侷限於地面,彷彿重力根本不存在,在圓臺上方的半空中上下翻飛倏忽遊鬥。
明明是人形,交手卻如二鳥空鬥,凌厲之中卻又凸顯出獨特美感,有如舞蹈禽戲。
圓臺四周圍繞著許許多多彩衣少女緊張地觀戰,這些少女身上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鳥類特徵,或是背後仍有雙翼,或是雙腳仍是鳥爪,或是頭髮裝飾著羽毛。
彩雲峰是黎山仙宗一代弟子彩雲仙的山頭,這位女仙作為黎山老母的親傳弟子,早在封神大劫前就已渡劫登仙,萬仙陣敗退後不離不棄追隨無當聖母至此。
彩雲仙已有開宗立派的資格,但未曾自立門戶,在黎山山脈一座高聳入雲的偏峰建立道場,作為黎山仙宗的分支。
彩雲峰的弟子多為鳥類化形的妖修,且全部為女性。
這是因為黎山老母素來不喜男性,只招收女性弟子,寄望於培養出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壓過男性一頭。後世傳說鍾無豔、樊梨花、劉金定、穆桂英、白素貞都是黎山老母的弟子。
從某種意義上說,黎山老母的收徒規矩,也很有特立獨行的截教特徵,闡教、人教、西方教更喜歡招收男弟子,反倒是女弟子很少,也不重視培養女弟子。
除此之外,當下黎山仙宗女弟子絕大多數都是化形妖修,這是因為封神大劫才過去五百年,黎山仙宗身上的截教標籤仍舊很重,人族依舊由西周王庭統治,在周王庭其他三教的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的宣揚下,截教在人族中的聲望不佳,幾乎與魔教等同。
正經的人族修真好苗子,誰願意加入支援殷商的截教在凡間界僅剩的餘孽宗門呢?不正經的魔種人族就算主動求上門來拜師,本就是正道仙人的黎山老母也不可能收。
眼見在黎山開宗立派後人丁凋敝,黎山老母無奈之下派遣座下五大親傳弟子四處搜尋些不染業障、品行純良且資質不俗的小女妖精帶回宗門培養。
就這樣幾百年下來,單是彩雲峰一脈,就已經有百餘女性妖修弟子了。
彩雲仙乃是水靈化形的天地異種,原型是一朵浩渺雲霧,她收弟子也有偏好,那就是喜愛鳥類,這是因為她在產生靈智卻未化形的那數萬年寂寞浮蕩生涯中,只偶爾有鳥類翱翔在身側相伴。
除過彩雲峰,黎山仙宗還有仙水池、東西繡嶺、鏡花澤、紫玄洞四處分支道場。
仙水池道場之中多為水生動物化形的弟子修行;東西秀嶺多為走獸化形的弟子,東秀嶺為食肉走獸,西秀嶺為食草走獸;鏡花澤多為昆蟲或植物化形的弟子;紫玄洞則是五行精靈或生出靈智的奇物化形的弟子。
如此劃分割槽域,也是因為門內妖修弟子種類太多,不同種屬的弟子習性迥異甚至天性相剋互為天敵,很難和睦相處。
黎山主峰上建有朝元閣,乃是黎山老母的居所,閣中設有三霄殿,供奉著雲宵、瓊宵、碧宵三女仙神像。
朝元閣原本想作為人族弟子修行之所,只是現在宗門內連一位人族弟子都沒有,暫時空置。
彩雲仙的化形形象是一位綵衣紗裙、飄帶浮蕩的雍容仕女,身姿豐潤飽滿,面龐明明玉唇冰肌看起來很年輕,卻因容顏端莊秀麗,笑容慈藹可親,令人生出她是奶奶輩長輩的錯覺。
關注著臺上局勢,彩雲仙不由得微微側頭,露出幾份疑惑之色。
臺上激斗的二人皆為二代弟子中的翹楚,正是棋逢對手,以往彩雲峰門內大比二人都要鬥上幾百回合才能分出勝負,只是今日比鬥卻明顯看出青衣少女很快落入下風。
以她天仙的境界,自然是輕鬆就將位得意弟子的實力看透,論修為青衣少女比白衣少女高出不止一籌,然而論起對敵技巧和心境,白衣少女卻如戲耍孩童般,將青衣少女拿捏在掌心,完美地掌控著戰鬥節奏,引導青衣少女一步步踏入死局。
終於,久攻不下耐心盡失的青衣少女再也不願繼續進行處處受制的近身纏鬥,身形猛地急退,邊退邊發動本命神通,她的青色衣裙燃燒起來化作團團湛青烈焰,火舌向四面八法噴吐,高溫焰流組成藍焰旋風捲向白衣少女。
彩雲仙不由一驚,門內比鬥施展出這等威力驚人的本命神通,很容易造成錯手誤傷,在那一瞬她猶豫著要不要出手護住白衣少女,但很快看出端倪放下心來。
青衣少女也是出於無奈,以前比鬥中就算偶有落敗,她也未曾施展過本命青焰,只是今天打得實在太憋屈了,空有更高的修為和一身本領卻無從施展。
以往和白衣少女鬥劍,都是放出飛劍中距離交擊,比拼控劍技巧。而這次白衣少女卻是一照面就欺身近前,持劍與她貼身搏殺,不給她放出飛劍的機會。二人持劍近斗的情況下,劍術水平差距不大,但青衣少女控劍技巧和飛劍品質的優勢就發揮不出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