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業向來覺得自己運氣不錯。
初來乍到這方世界時,生活窘迫不堪,處處碰壁。
然而,自從拜入墨慈門下,一切都順風順水。哪怕遭遇險境,也總能逢凶化吉。
或許這便是傳說中的氣運所鍾。
早在尚未凝聚氣海之時,陳業便從蘇純一那得到兩本前人筆記。
一本提及氣海旋轉方向的差別,另一本則是另闢蹊徑,研究多個氣海的用處。
而當陳業仔細研讀《六字真言咒》後,驚喜地發現這功法之中竟有諸多細節與那兩部筆記相互呼應、彼此印證。
“氣海能夠受真言影響,加速旋轉,亦可能因修煉不當致使氣海受損,修為不進反退……在氣海破碎之際,可用此特定方法加以修復,從而避免損失……”
陳業逐字逐句地仔細研讀這份《六字真言咒》,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一個極為大膽且有趣的修行思路。
他準備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打破自身氣海,隨後參照筆記內容與《六字真言咒》,嘗試讓氣海一分為二,甚至一分為三,看看能否在體內凝聚出多個氣海。
如此大膽,若是墨慈在此,肯定要罵他個狗血淋頭。
修行之法自古以來便這幾種,哪裡能夠隨便亂改。
但陳業覺得自己輸得起。
其一,無論是師父墨慈,還是筆記中的前輩高人,都曾提及氣海境的修煉允許反覆重來。
除了耗費時間之外,並無其他嚴重副作用。
掐指算算,陳業自突破氣海境至今,不過短短半月時間。如此想來,即便冒險修煉出現問題,大不了便退回到啟靈境,也只是浪費半月時光,這點損失不值一提。
其二,方圓和尚曾提醒他《六字真言咒》練得不好會導致氣海受損,陳業便果斷在交換的材料中加上了凝氣丹。
這凝氣丹對於散修而言,價格不菲,堪稱珍貴之物,但對於大門派來說,不過是較為基礎的丹藥罷了。若是真出什麼意外,大不了重新服用丹藥,重頭再來。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誰也無法保證這樣練功會不會出現別的差錯。
但陳業就是忍不住想試試。
若是凡事遵循舊例,那如何推陳出新,如何能勝過舊人?
既然有退路,那就不怕冒險。
陳業的膽子愈發壯大,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琢磨功法中。
這親自轟碎氣海重新凝聚的法子算得上前無古人,那就不可能盲目照搬,而是要參考這些功法重新設計,依照自身的情況來調整修改。
歸根結底,氣海實則是一個持續旋轉的靈氣漩渦,其作用便是將天地間遊離的各種靈氣吸引匯聚而來。接著透過高速旋轉進行壓縮,在體內完成提純轉化,使得修行者能夠藉助這些提純後的靈氣施展法術。
陰陽五行便是靈氣的根基,正如數字中的一二三四五;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便如同加減法;周易八卦等卦象,則類似於乘除法或是更為複雜的公式。
無論你是高高在上的仙尊,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魔尊,任何法術的施展都無法脫離這些基礎規則。
唯有深入理解本質,方能進一步思考如何改變氣海的形態,同時確保其原有的功效不受影響。
因此,陳業並未貿然開始嘗試,而是耗費了大量時間,寫了密密麻麻的推演草稿。
一天一夜悄然流逝,直至次日清晨,熹微的晨光穿透洞口灑落在陳業的頭上,他這才從那紙堆中站起身來。
陳業微微後仰,雙手高高舉起,用力地伸了個懶腰,骨骼間發出一連串清脆的“咔咔”聲。
這一夜操勞,修仙者也有點遭不住。
不過這一夜的鑽研並非白費功夫,陳業的新功法進展不錯,估計再過幾天便可以琢磨出一個雛形,可以試著修煉一下,然後再做調整。
鬆了鬆筋骨,陳業便開始整理那些雜亂無章的草稿。
待一切收拾妥當,他感到腹中一陣飢餓。
在罡煞煉體之前,修行者仍需遵循常人的飲食規律,畢竟靈氣無法完全滿足身體的日常所需。
這熬了整整一天一夜,儲物袋裡的乾糧實在寡淡無味,陳業現在只想吃口熱乎的,味道濃烈的,好讓自己精神一些。
也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四處走走,見識一下這百海谷,與其他散修交流交流,拓寬一下自己的見聞。
陳業抬手,解開了山洞的禁制。隨著一陣輕微的靈力波動,洞口的屏障緩緩消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