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陳戟皺眉望去,懷疑槐前輩在與他開玩笑。
“這也能算修行?”
“說來也是有趣。”
槐前輩緩緩道。
“那隻陰司的松鼠妖原本也無修行法,只是偶然遇到一隻鼠妖,兩妖關係極好,便跟著鼠妖學習了尋寶修行的手段。”
“鼠妖尋寶嗎?”
陳戟倒也覺得合理。
世間寶物多是有氣運與機緣的,鼠中有異類名為尋寶鼠,可以尋找天下寶物,借寶物機緣修行。
修為低時只能尋山間珍寶,若是高時,連仙草法器也可尋到。
只聽過鼠妖有這樣的修行手段,沒想到松鼠也能如此修行。
“算是取巧,不算正道,要有血脈才可。”
“不過陰司那隻松鼠妖與他們做了交易,似是要尋到什麼東西交於他才可修行,這便未曾細問。”
“那些松鼠道友得了法子便去找自己的修行之路了,還為你留了些東西。”
槐前輩垂下根樹枝,內裡是一片寫了字的樹葉。
陳戟拿起閱讀,言語確實簡單。
“感謝先生尋來此法,雖然難修行些,也好過沒有。”
“我們去修行了,那棵雷擊松樹便請先生與狐照料了。”
“若是結了松子,還請分於槐前輩與蘇先生些。他日若能相見,必報先生大恩。”
“仙台七友。”
“如此啊。”
陳戟收下樹葉,望向山下。
確實沒想到還有如此修行手段,也不知他們能否修行成功。
恐怕下次見到才能知曉了。
只是這世道多艱難,也不知道日後還能不能見到……
“哎!”
陳戟嘆一口氣。
雖說來此地不過月餘,認識的妖鬼不多,可松鼠妖也算是打過許多交道,是比較熟悉的。
突然遠去,還託付了事情,的確是有些不太習慣。
“先生可是感慨離別?”
槐前輩問道。
“的確。”
槐前輩大笑,身上枝葉招搖,卻是透著歡樂。
“先生此刻果然與尋常人一般了。”
“為何如此說?”
“之前看先生修為進展極快,以為先生醉心修行,心無旁騖,與尋常人傷秋感懷不同。”
“此刻見先生也會為離別感慨,才覺得先生身上多了些活著的感覺。”
“如此麼?”
陳戟啞然。
連他自己都不曾發覺這個變化。
仔細想想,好像的確是這樣。
先前來到這裡,連生死都難以預料,自然想著早日修行到能夠保命的時候。
如今下山幾次,發現已比許多修行者和妖鬼厲害,便終於鬆懈了些。
沒想到白姑娘都未曾發現,卻讓槐前輩點破了。
忽地便覺得心中多出些什麼念頭,又有些說不清楚。
想了片刻,終於明白。
自己大約是終於接受這個世界的一起,有一種活在此地的感覺了。
於是拱手道謝。
“先生客氣了,本就是隨口一提,先生不要多想。”
“我總是樹妖,若是先生還想聊這些,該與蘇先生談談才是。”
“確實如此,正好還有些事情要去找蘇先生,我便先去看看。”
“好,蘇先生正在藏書庫內,我已與他說了,先生自去便是。”
“多謝槐前輩!”
陳戟拱手後進入藏書庫,果然見到蘇先生翻看。
見陳戟進來,起身行禮。
“陳先生,我已聽槐前輩說了,你是要問如何平復離別之情?”
“已經不需要了。”
陳戟回道。
“嗯?”
蘇先生側目,重新看向陳戟,眼中閃過驚訝。
“怪哉!”
“此前覺得先生彷彿不是此間人,連昨日看時還覺得有些脫俗,如今再看,竟是多了許多人氣。”
“我本就是人,有些人氣也正常,許是之前造畜之後魂魄不穩,如今修行後終於恢復了。”
陳戟笑著解釋。
蘇先生想了想,也說不出別的理由,便作揖恭喜陳戟。
“是我該謝謝蘇先生才是。”
陳戟笑著從懷中取出一份桃仙鬼體放在桌上。
“先生是鬼,魂魄不穩,又修行儒修和劍術,不知進展如何,此物應當有用。”
蘇先生愣在空中,良久無言。
“陳先生,你可知這有多麼貴重麼?”
“白姑娘與陸判都說過,自然知曉。”
“那你還要送我?我可沒有如此價值的禮能回贈。”
“蘇先生說笑了,你已贈我許多,價值已遠超此物。”
“我如何不記得?”
蘇先生擰緊眉頭,卻是沒有一點印象。
陳戟哈哈一笑。
“或許是先生忘了,用了後便可想起來了。”
“……”
蘇先生沉默半晌,卻還是拱拱手。
“此物確實與我有用,便不多說其他話,日後陳先生若有事情相召,絕無二話。”
“蘇先生客氣了。”
陳戟復認真道。
“何況,此舉也並非全為先生,也是為了狐。”
“何出此言?”
“還有不足三月便是考狐學的日子,若是先生因為修行累垮了身子,學識課卻不知道該找誰來教了。”
“何況,我還與希雲道長有個約定。”
“是清風觀的那個知客道士啊?”
“正是。”
“有何約定?”
陳戟便說明要教山上狐學習,有些進展後帶狐狸去清風觀論道的事情。
“如此好事,如何不早說!”
“回來便忙著講學,還未來得及說先生便不見了。”
“你啊!早該說的!”
蘇先生激動大笑。
“當年讓那老道士說我丟了儒修的臉,這次我倒要看看他的徒弟們還能不能比我的學生厲害!”
“恐怕勝之不武。”
陳戟想了想,小聲道。
“為何?”
陳戟便又說出清風觀的中年道士們與妖鬼鬥法身故的事情。
“如此啊……”
蘇先生嘆一口氣。
“那便到時候給他們一點面子,不要讓他們輸的太慘便是。”
“另外……我這塊是不是也能切一點,給他們,算我祭祀他們的。”
“蘇先生不用嗎?”
“我用不完這些,便給他們一些,也算是回了那十兩銀子的謝禮。”
片刻後,藏書庫內又多出一道茶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