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現在走的路線明顯是規劃好的,安全的很,不殺了他們,估計連一點意外都碰不上,一隻妖怪都吃不到。”燒杯道:“建議再等等。
“從長安出發,越往西牛賀洲走,人口就越稀少。
“我們再向西行,無論如何都要穿越一段險山惡嶺,否則就要繞很遠的路才行。
“看地圖,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雙叉嶺範圍了,苦壁、苦崖分明是想直接翻越過去。
“而在雷翼子的藏書閣中有一本《翔地記》,裡面就明確提到過,雙叉嶺有妖怪出沒,會吃人劫貨。”
鼻孔噴出兩團火氣,唐玄慈沒再說話,拿起篝火上的烤野豬,就著包裹裡又苦又澀的山參靈芝一起啃了起來。
其實像雙叉嶺這樣的地形,他們之前也走過幾次了,但什麼都沒發生,連成精的動物都未曾見過,更別說妖怪了。
這顯然是佛門提前打好招呼,規劃過路線的原因。
不過~
這一路走來,他發現佛門也確實如燒杯所言,同樣具有大組織那種機構臃腫的通病。
如管理混亂、運轉效率低下、內部有矛盾和利益衝突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
拿中途到過的幾個大廟來說,那些主持方丈對待工作的態度與苦壁、苦崖這兩個勞模完全不同,大都但求無過,只要不讓問題出在自己的地盤就行。
所以,為了讓唐玄慈不搞事情,他們非常樂意做出一些妥協,多給一點好處。
至於整個取經任務能不能完成,佛門社團這個大集體是好是壞,大多數小卡拉米其實打心眼裡根本不在乎。
因此,燒杯才勸玄慈不要急躁,只要耐心等待,就算道門不給力,佛門社團中負責具體事務的人員也大機率會出現失誤,露出一些破綻。
吃飽喝足又抽了一根菸,唐玄慈才把苦壁和苦涯放下來,讓他們收拾炊具,各牽兩匹馱馬繼續走。
苦崖手裡拿著一張輿圖,一邊比對地形,一邊帶路。
從中午走到傍晚,他們完全進了山嶺中,只得撥草尋路,說不盡的崎嶇難走。
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突然,唐玄慈那碾壓獵犬的鼻子嗅到一股極淡的氣息,是從前方高崖上的灌木叢裡逸散而來。
味道有點像老虎的體臭,卻又明顯與普通老虎不同。
他極盡全力朝那邊聽,什麼異常都沒聽到。
但漸漸走近那灌木叢下方時,他的餘光又捕捉灌木叢的葉片出現了微小的搖動。
接著那怪異氣息就變淡,消失了。
“是妖怪!“這絕對是正兒八經的妖怪!“普通動物哪有這麼高超的潛伏技術?前面那倆傻叉也完全沒發現。”
唐玄慈興奮至極,激動萬分,但又有些忐忑。
只因,他不確定那妖怪是去準備伏擊了,還是佛門已經來此放過狠話,這裡的妖怪認出自己一行人,根本不敢招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