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完之後,陳沐等人在老道士的帶領下叩拜了水雲澗的祖師排位,發下了諸多誓言。大典結束之後,牛大力和那位火土雙靈根的祝月蓮被單獨留下,其餘眾人跟隨著一位年輕道人來到了一座山谷前。
“這是青竹谷,在晉升內門弟子之前,諸位師弟就在此修行,修行功法需要你們安頓好後,去傳法閣自領,至於吃食,谷中管事會為你們安排好。”年輕道人邊說邊指向一旁站著的谷中管事:“給他們安排好住處。”
……
陳沐接過管事手中的灰色長衫,和一塊玉石製成的令牌。這是水雲澗外門弟子的標配。
青竹谷很大,超過一多半的地方都種著青竹。
陳沐告別了杜小奎和小雙,走向了自己選擇的一間小木屋。
木屋旁是一大片竹林,一條小溪穿林而過,泉水叮咚,鳥語蟲鳴,環境甚是清幽。
推開門,屋中只有一張嶄新的竹床,透過窗,清風徐來,竹林嘩啦啦作響,風景獨好。
陳沐收拾好房間,歇息片刻,聽見屋外傳來呼喊。
起身往外,原來是杜小奎和小雙。
“陳二哥,收拾好了嗎,好了咱就一塊去領修行功法吧。”杜小奎笑嘻嘻的說道。
“好了。”陳沐點了點頭,回身關上屋門:“走。”
走出青竹谷,順著石階逐步往上走,來到一座樓閣之前,樓閣不高,門前立著一塊大石頭,上面寫著傳法閣三字。
陳沐三人走進門後,便看見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年道士趴在書架旁的桌子上呼呼大睡,聽得有人走動的聲音,才揉著眼睛站了起來。
陳沐走上前拱手道:“這位師兄,我們三人是新入門的外門弟子,來此領取修行功法。”
少年道士擺擺手回道:“知道知道,你們三人倒來的挺快,算是這屆仙苗第一波,將你們的靈根說與我聽罷。”
陳沐來時已從將他們領入谷的年輕道人處打聽到,靈根不同,所能修煉的修行功法也不同,於是當即回道:“我是下品水靈根,另外二人有一人與我一樣,還有一人是下品木土雙靈根。”
少年道士點了點頭,從身後取出三枚玉簡:“水靈根修行功法《時雨訣》木靈根修行功法《長春訣》土靈根修行功法《坤塵訣》玉簡之上施有引氣術,你等屏氣凝神,自可看到。”
陳沐接過一枚玉簡,集中精神看向其中,只見玉簡閃爍一下,其中記載的文字便豁然展現在陳沐眼前。
《時雨訣》…
晨領內中神,意尋東澗源。拖筇探清淺,垂手弄潺湲……
陳沐大概看了一下,將玉簡遞給小雙,隨後反覆斟酌起《時雨訣》開頭的幾句詩。
杜小奎掃了幾眼《長春訣》和《坤塵訣》之後,發現它們都是單一的靈根修行功法,於是轉頭問道:“這位師兄,可有同時適合木土雙靈根的修行功法?”
少年道士聽到之後撇了撇嘴:“你想的倒美,哪有專門為你定製的功法,就算是有,這種同時適合雙靈根修煉的功法也必然對資質要求甚高,你還是別想了,像我給你們取出的《時雨訣》、長春訣》都是五行凝氣功法中最好的了,流傳度也是最廣,沒有後患,快快選擇一門罷。”
一連串的話語打斷了陳沐的斟酌,聽完少年道士的話,陳沐想起來測驗儀式上的祝月蓮,她就是雙靈根,還是中品資質,被那個老道士給單獨留下了,看來是另有功法相傳。
杜小奎還有選擇的餘地,陳沐與小雙卻沒有,從少年道士手中接過玉簡,侯在一旁。
最終,杜小奎選擇了《長春訣》原因竟是少年道士嘟囔的一句話:“選這個,活得長。”
少年道士待陳沐三人領完修行功法,又取出三口深棕色的小布袋:“這是乾坤袋,待你們修行第一縷法力之後就可使用,其中還有靈石三顆,可要好生保管,像你等外門弟子每三個月才可以領取三顆靈石,此袋與靈石妙用多多,往後你等就可知曉了。”
說完少年道士晃了晃腦袋,擺了擺手,坐下繼續大睡起來。
陳沐三人退出樓閣,回到青竹谷。
“陳二哥,你說牛大哥他修煉的功法會和我們一樣嗎?”走在路上,杜小奎好奇問道。
陳沐聽罷搖了搖頭:“不知,應該是有所不同的吧。”
“領走牛大哥的人可真是魁梧,比我家的護院家丁還要強壯許多,一看就是厲害功法,改天問問牛大哥。”杜小奎讚歎不已。
與他二人分開,陳沐快速回到了住處。
盤腿坐在竹床上,屏氣凝神看向玉簡。
洋洋灑灑數百文字再次浮現在陳沐眼前,陳沐沒有著急按照上面記載所修煉,而是整篇通讀。
背下之後,陳沐閉上雙眼,開始尋求上面記載的“心如止水”,放下雜念。
“晨領內中神,意尋東澗源。拖筇探清淺,垂手弄潺湲……”
細細感悟之時,陳沐沒有看到,脖頸上攜帶的母親所贈琥珀,正隨著他的呼吸,閃爍著微弱的湖藍色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