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做不到將其誅殺,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徹底禁錮對方,讓他再難干涉後天的變化。
當然,這其中楚泰也有著自己的思考,他也算是看出來了,眼前的天在大羅天中必然不被人喜愛,自己這麼做想來也能夠得到部分道君的默許,成功的機率會多很多。
天似乎也是看出了楚泰的想法,忍不住譏諷道:“你說你看到了他的部分記憶,那就應該知道你和我境界上的差距,真以為拿一件先天靈寶就能夠和我抗衡不成?也就是在後天,入了先天,你必然會在第一時間被我……”
說到一半,楚泰感受到了一股力量出現,隨後天的目光立刻出現了變化,看向仙顯道化大天的方向。
過了一個剎那,楚泰才是感受到仙顯道化大天出現一定細微的變化,緊接著無邊異相從彌羅天帝的身上浮現,那是四十九重璀璨光輪,重重迭迭,相互交織,相互交融,衍生出一層層朦朧的琉璃光暈,在這些光暈之中,界限被消弭,原本處在兩極的概念開始重迭在一起。
生與死的運轉形成了統一、虛與實的壁壘消散無形、天與地的概念渾然一體、時與空的經緯被重新編織……
這四十九重光輪所演繹出的諸多變化,每一種都能夠墊付眾生的認識,可就在這無限的變化之中,其最核心的中央,是一枚包含無極,包羅永珍的黍米寶珠。
在這寶珠之中,又有一重重光輪浮現,一個個天地孕育,無數生靈在其中修行得道,而後匯聚到一位帝君的身邊,楚泰凝神看去,發現其形象同彌羅天帝有三分相似。
對方似乎也是看到了楚泰,拱手致謝的同時,四十九重寶輪落下,融入楚泰的太一之道中,將囊括生死、貫穿虛實、連線天地、統御時空的極致宏大概念,以及落在芸芸眾生方方面面的無窮精微奧妙盡數託付給了楚泰。
有趣的是,明明不是一樣的道果,卻非常完美的融入楚泰的太一之道中。
恍惚之間,他看到了太乙真君的虛影,感受到了他的乾坤永珍道果,那正是那位帝君包羅永珍之道的衍生,也是其在東極辰光大天的投射。
瞬間,楚泰明白了許多事情。
東皇鍾本該屬於那位帝君,他獲得此物便是承擔部分屬於他的因果。
又因為他同那位帝君的因果,所以才會在來到這方大天的之後,拜入太乙仙門。
同時,那位帝君同天有著密切的聯絡,最終才會導致自己同天糾纏在一起。
最後,楚泰的太一之道,本就同那包羅永珍之道互為表裡。
對於楚泰而言,太一是本,永珍是衍生的概念,但永珍本身也可以視作是一個整體,無論是永珍如何運轉,太一可以是所有現象的起點,也可以是所有現象的終點。
對於那位帝君而言,永珍是本,太一隻是其運轉的一個過程,無論太一如何變化,都不過是永珍的一部分而已。
二者相互包容,相互成就,最終將東皇鍾徹底融化。
或者說,二者的力量將東皇鐘的本質引導了出來,讓其褪去外殼,重新化作先天道炁的樣子。
天感受到了威脅,想要離開。
可楚泰怎麼可能如他所願。
死死拉扯,最終將融化東皇鍾所得的先天道炁,以太一和包羅永珍的道理,構建出一扇門緩緩落下。
“不!”
天發出一聲怒吼,可隨著門戶鎮壓蒼穹,天的聲音徹底沉寂了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