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話就不多說了。
然後,朱夫人提起了一件正事兒。
“你四弟雖然是一個庶子,但是我也記在了我名下,一直以來都是我親自教導的,明年也會下場考試。”
“朱浩東?”
“是,這孩子勤奮努力上進,也很孝順,我尋思著要給他談一個好媳婦。”朱氏道:“因為三年前他生母鐘姨娘病故了,之前談的親事王家退了親,這會兒也出了孝了,年紀也長了,我也相看幾家,但是人家都有點嫌棄他的出身。”
對這事兒,朱夫人是很惱火的。
覺得那些人家沒眼光。
她的哪怕是庶子呢,也教導得很好,是完全能立起門戶的,是有大前程的。
“母親倒心善。”
朱玲玲就覺得母親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居然能善待庶出的子女。
“現在這個時代,三妻四妾再正常不過,鍾姨娘又是我身邊的丫頭,就算收了房也從來老老實實的,對我都很敬重,你父親有妾室,也從來沒有幹寵妾滅妻之事,我們朱家的門風還是很嚴的。”
“東哥兒從出生起就記在了我名下,我待他和凱哥兒是一樣的,凱哥兒心大,要走武路子,這不,才十六歲就出去闖蕩了,現在還在邊關駐守,我身邊有東哥兒倒也不顯得寂寞。”
“是,這樣也挺好的。”
親生的兒子沒靠住,母親是想要靠庶出的。
“我就尋思著,給東哥兒張羅著一個好媳婦,這樣家裡也能和睦,一家子日子才能過得順順利利的。”
“母親這是看中了哪位姑娘?”
朱玲玲都不想說了,她母親還真敢想啊。
一個庶子肖想肖家的姑娘,回頭婆婆和二嬸三嬸知道了都不知道該怎麼相處了。
瞬間就有一種頭痛的感覺。
“我知道肖家家風很好,肖家的姑娘也很不錯。”朱夫人也就直言了:“若是以前,我也不好意思說,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東哥兒進了瀚文書院學習,老爺都說了,他的前程不錯。這就是我想讓你去肖家提一提的底氣。”
“母親,我知道了。”
朱玲玲點了點頭。
瀚文書院,春寧也去了。
如果可以的話,這事兒婆婆倒是可以問問春寧。
“母親相中的肖家哪一位姑娘?”
“春燕如何?”
“母親,你嫁與了肖家長子,春燕嫁回朱家,不知道的還當是我們兩家換親呢?”
“這有什麼?”朱夫人道:“也有那姐妹倆嫁與兄弟倆的,那也是一段佳話不是?”
朱玲玲無言以對。
或許是吧。
從朱家回肖家,朱氏都沒法向婆婆開口說朱浩東的事兒。
只是在用餐的時候,朱氏無意中聽見了春寧在和長輩們說起他在瀚文書院的情況。
“倒也不錯,沒有人對我怎麼樣。”春寧屬於後插班的:“書院裡有趙二公子,他是田山長關門弟子,對我照拂有佳,還有一位同窗朱公子,對了,朱公子就是長嫂孃家的四弟,也是一個好的。”
“朱浩東,東哥兒?”朱氏聽到這話連忙問:“阿弟認識他?”
“是,我們是同窗,很合得來,他是一個才情不錯的人,人品也好,此公子前途不可限量。”
“朱府的四少爺?”許氏看了一眼朱玲玲:“我記得他年歲較春寧還長吧,早已成親了吧?”
“回母親,還沒呢。”許氏見時機對了連忙道:“今日回府家母還提起這事兒,說東哥兒三年前因為生母病故守孝,訂的親的姑娘退親了,現在到了年紀,等到恩科後得張羅一門親事了。”
“這樣啊。”
許氏心裡就開始了打算盤了。
如果真如春寧所言……可惜了,是一個庶子。
“東哥兒從出生起就記在了家母名下,家母也從來將他當親子一般教導。”朱玲玲適時補充道:“他倒也爭氣,並沒有長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