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景被不遠處的校長看到了甚是高興。
運動會不但可以讓親子關係親密,父母以身作則,帶動孩子知書達理;
還可以讓家長之間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體驗,爭取能互相探討出最佳的養育孩子的方式。
這便是校長當初舉辦親子運動會的初衷。
他掛著和善的笑容走了過來,同時拍手稱讚著張玲的一番言論。
因為張玲的言論不但讓那母親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是讓那女孩眼神中對她的敵意,最後轉變成了善意。
那女孩或許從校長的口中獲悉張玲話中之意是正確的。
也是因為學校領導的話對女孩來說有足夠的權威性。
從而女孩明白一些自己母親之前讓她道謝的用意。
小女孩最終當著校長的面衝著張玲鞠躬承認自己的錯誤。
不應該在道謝的時候,衝著她們母女撇嘴表示不服。
小女孩還表示說自己雖然不明白媽媽為何讓其向張玲道謝?但是女孩表示依舊願意按照媽媽的意思,並再次認真的向張玲道謝。
那母親看著女兒懂事的樣子,含著熱淚緊緊的將孩子擁入懷裡。
女兒的一聲“媽媽”,彷彿就是最佳的證明,證明自己與女兒的兩顆心挨的更加近了。
從而讓那母親由衷折服張玲的說法,當想起自己曾經越打孩子,孩子越不聽話的場景深感慚愧。
所以那母親藉此機會還在女兒的耳邊保證以後再不動手了。
一番與女兒親密之後,那母親起身依舊不忘感謝,感謝張玲的話語讓其明白與女兒相處的最佳方式。
小豆子因為張玲被人感謝著,還一個勁兒自豪的向認識的同學介紹,這就是她口中的那個無比優秀的媽媽。
炫耀父母在同學之間非常流行。
因為很多學生是透過炫耀父母來選擇自己的交友圈。
所以小豆子在沒有父母之前就很難有同學願意和她交朋友。
可能就是長時間沒有朋友的緣故,小豆子總是渴望能夠擁有更多的朋友。
或許小豆子就是想透過收穫更多的友情,從而彌補她長時間親情缺失的遺憾。
小豆子相信透過此次親子運動會,她一定可以收穫更多的朋友。
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母女耳邊響起。
“小豆子,爸爸來看你來了。”
母女二人回頭看到李想正含著笑容向她們而來。
小豆子從交到更多朋友的幻想中醒過神。
先是沒有想到這個情況深感意外,緊接著擔憂張玲與李想簡單交流,將她蓄謀已久的陰謀徹底揭穿。
聰明的小傢伙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只見小豆子率先衝向李想,熱情的大喊著“爸爸”。
也是因為李想帥氣的臉龐,配著得體的服飾,猶如明星走秀一般引起現場一陣騷動。
那個比賽拿了第一的母親站在張玲身邊耳語道:“姐們兒,之前我還有些納悶,像你這麼優秀的女人,怎麼會因為小三的問題不高興。不過,當看到你孩子的父親時我終於明白了。”
張玲腦海中在考慮著與李想第一句話該說點什麼?她沒有仔細思考那女人話中之意,便幾乎下意識的反問了道:
“你明白什麼了?”
那女人繼續道:
“你孩子的爸爸一看就是那種特別優秀的男人。而且看他身形容貌都有做明星的潛質。平日裡定是有不少花蝴蝶在孩子爸爸周圍翩翩起舞吧。”
聽著那女人的說法,她腦海裡不在考慮如何說第一句話?
再次浮現起上官傲雪讓她看邀請函時驕傲的模樣。
……
李想笑著直接將跑來的小豆子抱了起來,他還沒有質問小豆子為何沒有說張玲今日回來?
他就先聽到小豆子埋怨著大喊道:“爸爸,你怎麼才來呀?媽媽都問了我好多遍。說你怎麼還不來?”
聽著小豆子這番話,他內心激動的忘記了質問。
他更是迫切的看著小豆子說:
“真的!你媽媽真的問我了?”
小豆子繼續道:
“當然!我不是告訴你媽媽今日與我要比賽。你還說一定會來為我們加油的。”
李想聽完小豆子的這番表達一臉懵。
仔細回想著他確實沒有聽過小豆子說過這樣的話。
今日能夠來這裡還是因為一個客戶家的孩子也在這裡上學。
當他與客戶談完事情之後就看到了這邊的小豆子她們。
所以這才主動迎了過來。
小豆子接著看似非常委屈的低頭說:
“哎呀,這下可好了。爸爸你沒有來為我們加油。我與媽媽的比賽只拿了第四名。小豆子不高興!爸爸你看怎麼辦吧。”
李想聽到這一番表達已經嚴重懷疑自己是否記憶錯亂了?
都說孩子是不會說謊的。
那麼只可能他與小豆子通話的時候沒有聽明白話中意思。
所以錯誤的理解為他只需要參加一天活動就行。
豈料小豆子說的是隻要有比賽都希望父母來陪著參加。
想到這裡他終於明白親子運動會的真諦是什麼?不就是讓父母有更多時間一起陪陪孩子嘛。
而他只想著把陪孩子當成工作中的任務一般。
只要完成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就想當然的認為沒他的事了。
說實話,李想的這種想法也是眾多為人父的通病。
工作與家庭能一樣嗎?
答案是不一樣的。
工作是人們實現自己社會價值的地方,做到自己的本質工作就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換句話說,工作是人們賺取生活物資的地方。
主要體現的是人們賺取生活的能力。
而家庭是讓自己身心都可以得到解放的幸福港灣。
所以工作一天的疲累都需要在幸福的港灣裡得到緩解。
主要體現的是人們享受生活的能力。
幸福的家庭根本是家庭成員們互相為對方做出的高奉獻值。
愛,算是相互的,從而幸福也是相互的。
這就如能量守恆定律一般,只要你對家庭成員們做出的奉獻值越高,便會反饋得到的幸福值越高。
所以想要真正家庭幸福就必須要學會無私對家庭成員做出奉獻。
家庭幸福是家庭成員應履行的責任。
家庭任務的完成是家庭責任的基本體現。
但家庭幸福絕對不能用家庭任務來衡量,更需要家庭成員間對彼此的無私奉獻。
所以萬不能像對待工作一樣完成任務的去對待你的家人。
如若對待了,你將看著家庭幸福朝你招手,而你卻無法真正觸及。
想到這裡,李想只能認為自己會錯了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