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牛爺爺的小心肝投了3張月票。)
收到了南宮無憂給她發來的紅包,李十月她是有些意外的,但她也沒有多問些什麼。
這些年來,李十月和群中這些小夥伴除了交易之外,都是你不主動說,我指定不主動問的這種預設的社交關係。
說是一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倒也不為過。
在南宮無憂於大胤王朝準備自己的登基大典時,李十月她在這大隆王朝也在部屬著自己未來要走的路。
建安城在李十月來後這近乎一個月的時間裡,可算是有了州府該有的熱鬧氣氛了。
雖然天上還飄著雪呢,不過,今日乃是上元節,哪怕還有倭寇這個隱患在;
但建安城內的主要街道上總是能看到身著玄甲的玄甲軍騎著馬在巡邏,一開始,建安城的人也有些害怕,但後來發現玄甲軍不僅僅不找事,還幫著維持秩序和保護平安,這讓建安城的人們也就不再害怕了,有那個心情好好熱鬧一番的了。
李十月她還是穿著那身兒紅色圓領的長袍,她本是披著黑色的披風出門的,但路上她與李秋天走在一處,摸著李秋天的披風,就覺得有些薄了。
如此,她就把自己個兒的披風解了下來,給李秋天披上了。
李秋天倒是也沒推辭,反而是跟在李秋天身旁的秦奮就說:“不若我穿著的這個給十月披上?”
“得了吧,姐夫,我看你可比我還要畏寒。
我不冷,一會子就到酒樓了。”
李望春走過去,摸了一把李十月的手,覺出確實是熱乎乎的,李望春她就沒說什麼話。
一家子就這麼一路走到了這建安城裡頭,除了城北靠海的蜃樓舫之外,最為有名的酒樓——醉仙樓。
這名字起的大氣,李十月她倒是希望它當真配得上這名字。
到了醉仙樓,上了二樓的包間,這才剛坐下,不過一會子,包間的屋門就被敲開了,一臉笑容的醉仙樓掌櫃卑躬屈膝的走了進來。
“不知是李將軍來了,小的有失遠迎!”
李十月的這張臉,現如今在這建安城裡頭,說得上名字的人家,誰又不認識?
至少,醉仙樓這掌櫃的他是認識的。
當然了,也是李十月沒想真的瞞著誰,他們一家子這出門在外身後就還跟著陳勇和孫小六兩人呢。
這是明面上的,暗地裡,她可還安排了一隊士兵專門保護李望春和李秋天來的。
李望春他們每一次從刺史府出來,身邊可都是跟著人。
李十月自然不會為難醉仙樓,她是真心的帶家人出來吃飯的,可不是出來找茬的。
同掌櫃的說了兩句客套話,這掌櫃的也是有眼力勁兒的,見李十月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就趕緊說今夜這桌席面要給送兩道菜,然後他就行禮退了出去。
“十月?”
李十月對著李望春擺擺手,“無妨。
人家也不是要如何,不過就是看我是個官,送兩個菜,不得罪我就是了。”
李望春聽了李十月的話,眉頭微微舒展,但眼底仍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她並非擔心這區區兩道菜,而是憂心李十月現如今在這建安城的處境。
那當真是一舉一動都被人注視著,討好與算計必然接踵而至。
這月餘來,她每一回出門,都能感受到旁人投注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衝著她說恭維話的人多不勝數。
雖然在李十月砍了不少人之後,這些人有所減少。
但這才幾天,從正月開始,這上門送拜帖的人可就又多了起來。
李望春她沒別的期望,她只想一家人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就成。
所以,這會子不過是一家人出來吃頓飯,就能遇到這般想要討好李十月的人,李望春她的心中難免不憂慮。
李秋天她倒是沒想那麼多,她打量著這雅緻的包間,窗欞上貼著紅色的剪紙,窗外依稀可見街上兩邊兒鋪子掛起的燈籠來,這些造型各異的燈籠為這寒冷的雪夜添了幾分暖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