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守靜居,於洞府之中穿行。
幾個折轉,便又回到天光之下,原是一處山間平臺。
平臺下方,應是山中谷地,一片嫣紅奼紫,原是百花吐蕊、爭奇鬥豔,看去彷彿彩霞匯聚一般,上望又有云朗天青,惠風和暢,實在好生適意。
清源子朝著谷中彩霞一指,笑道:“今日便就此景而飲,道友以為如何?”
婁神簫合掌讚道:“善。”
應闡自是默默跟著,登上平臺,見此間已設了玉案、蒲團,還有許多猿兒來來去去,由小道士指點著,在案上擺置著瓜果、糕點等物。
婁神簫見狀奇道:“你這山中,何時多了這麼一群猿兒?”
“呵呵……”清源子撫著短鬚,笑道:“緣法所致,不請自來。”
“它們本是遊蕩在萬山中的猿群,誤打誤撞,闖入了貧道山中。”
“我見它們還算聰慧,也不怎麼頑劣,索性便收下來,做些搭理花草,送水端茶的雜事。”
“原來如此。”婁神簫點了點頭,便在一張玉案之前瀟灑落座。
這時,那小道士也走近前,朝應闡拱手道:“這位道兄,也請入座吧。”
“謝道友。”
應闡還了一禮,在婁神簫身後坐下,隨後便見兩頭白猿,齊力搬著一尊四足盤龍青銅鼎上了平臺。
“猿兄?”
應闡才剛落座,驟然見這兩頭白猿,不由吃了一驚。
原來那抬著四足鼎的一頭白猿,正是與李玄英交情甚篤的老猿,應闡還曾飲過他一杯‘百果酒’,如何識不出來?
再細瞧另外一頭白猿,豈不正是當日去往道院報信的小白猿兒?不過一兩年的光景,便已長得如此壯碩。
兩頭白猿察覺動靜,朝著應闡望來,小白猿兒尚有疑惑,老猿卻也不由露出幾分驚喜。
不過真人當前,它只朝著應闡點了點頭,將四足盤龍青銅鼎放下之後,又朝清源子行了一禮,便欲退去。
倒是清源子見狀喚住了他,又朝應闡問道:“小友與蒼袁子相識?”
蒼袁子,沒想老猿在清源子這山中,竟還有了道號。
玄都門人,可以自取別號,但是唯有位列真傳的弟子,才會有宗門賜予‘道號’,因此應闡都還未有之。
他起了身來,恭敬禮道:“回真人,我與蒼袁子道友,確實相識在先……”
先前,清源子說起山中猿兒的來歷,應闡便在旁聽著,萬萬沒有想到,這群白猿竟是他的舊識,一時只覺緣之一字,實在妙不可言。
他把此中來由娓娓道出,清源子聽罷,也不由得合掌讚道:“善。”
“無怪小友今日會到我這山中,果然是有緣法所致。”
“蒼袁子如今在貧道座下聽講、修行,可算記名弟子,今日宴後,小友可再尋他相敘。”
當下卻非敘舊之時。
應闡連忙謝過真人,回到座位之上,蒼袁子也帶著小白猿兒退去。
這時,清源子朝著山間喚道:“馥仙何在?”
應闡循聲望去,只見百花之中有道彩煙匯起,飄飄來到席間,竟是化為一名柔媚女子,福身應道:“馥仙在此。”
清源子笑道:“今日興起,便煩請仙子為我們斟酒了。”
馥仙只是柔柔應是,不知道從何處取出一隻金斗,在那青銅鼎中一挹,隨後微微一晃,竟是同時化出四道身影,每一道都與先前一般無二,行止亦是落落自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