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闡倒是悠然自在。
他在滄溟洞天讀書時,已不是首次忘了時日,猶有功夫忖道:“正好,晃眼月初已至,可往都務院中一行,將這幾個月的月例領了……”
“嗯?”
應闡腳步一頓,忽然反應過來什麼。
晃眼已是月初,隨之而來的,豈不便是萬寶會了。
那萬寶會,舉辦於中南地界,距離仙府說遠不遠,但若不想趕得太急,也需有一兩日的路程。
應闡思量片刻,索性決定今日動身。
當然,話雖如此,他仍不緊不忙,到都務院中領了月例,又回了涵虛道場一趟。
這幾十日,萬寶會的訊息風傳,應闡相識的同門之中,也有不少人慾一行。
如李玄英這樣的好友,還會邀他同往。
不過,應闡此行不是為湊熱鬧,他們卻不似與應闡一般,有的還沒定下何時出行,有的計劃又與應闡錯開。
因此應闡想來,還是獨行更加方便,便不曾與他人約定。
他回到涵虛道場之中,將新抄錄來的道書歸置,又換了一身衣袍,尋了一圈,不見彩雀兒,想是到仙囿山玩耍去了。
如今它在仙囿山中,認知了不少靈獸,還靠著鸞鳥的名頭,收服了白芷那兩隻大鸚鵡,有時一去仙囿山中,便是數日不歸。
應闡見狀,只好隻身獨行,駕御起了火雲,直往接天峰去。
……
大萬山西接天屏,東至神柱,南臨瀚海,卻不是方方正正的地域。
不過玄都仙府所在之處,倒有幾分中央意味,去往何處都不算太遠。
萬山舫市這一場盛會,舉辦於中南地界,應闡出了仙府,也不需藉助太虛殿而往。
他一路向南飛遁,不疾不徐,入夜之後,還尋了一處高峰暫歇,日出後又採煉紫氣。
如此,依然是在第二日的晨間,便遙遙望見了一片寶光。
萬寶會雖還沒有正式開始,但是萬山舫市,已將旗下數十艘雲舫齊聚,連橫於天空之中,以虹為橋,以云為路,彷彿一座仙城。
此時這座‘萬寶城’中已人流熙攘,四方不時還有遁光飛至,有些相識的修士打起招呼,呼朋喚友同行,落在連橫雲舫之中,也更增添幾分熱鬧。
應闡架著火雲,飛至近處,發覺這片連橫的雲舫,八方皆設有入口,隨意落至一處,皆可經由虹橋雲路,深入其中。
見狀,他便隨意尋了一個入口落下,踏上雲舫,熟悉的感覺頓時鋪面而來。
原來這些雲舫上的建築,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形制風格,卻是萬分相類。
尤其是那迎面而來的一座白玉泉池,更使應闡莞爾。
他還記得,自己在這玉池博戲之中,贏得了三枚青神丹。
只是最終這三枚青神丹,卻是入了李靜秋的口中……
也不知道,如今道院故人是何景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