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楊合傳念聯絡三妖后,接著意識陷入到三災的折磨中。
………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西行的取經人早已傳遍大唐。
取經人所過之處,紛紛有大量百姓跪拜,甚至跟隨著取經人三跪九叩行路百里,直至臨近大唐邊境才冷清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唐僧心底裡並不推崇佛教,不過意識畢竟是生於僧人,死於僧人,早晚兩次的誦經每日雷打不動進行。
他閉目平復許久心境,接著睜開眼睛。
盤坐的岫玉蓮臺略顯顛簸,其蓮葉可以看出捐贈的四千三百個鄉紳姓名,花紋鎏金,在陽光下閃爍微光。
唐僧揉揉太陽穴,總覺得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被遺忘。
他抬頭四顧,只見山路蜿蜒,排成長列的僧人如同蟻群向前蠕動,皆是身著褐色僧袍,腳步整齊劃一。
“師父,喝些水吧。”沙彌遞上水囊。
唐僧接過水囊時,才發現自己竟然騎在一頭四米高的白象背上。
白象通體雪白,唯有額間一點硃紅,行走時地面都在微微震顫,與寺廟裡普賢菩薩的坐騎幾乎一模一樣。
“我何時換了一頭白象的?”唐僧喃喃自語。
“師父,你一直騎著白象啊。”
十二名護法僧齊聲說道,他們牽著白象行路,另有四十二名沙彌不斷沿路拋灑花瓣,或是餵食鳥獸。
唐僧心頭一緊,太陽穴發脹的刺痛愈演愈烈。
“不對!”
“我…為何會帶著上萬僧人?!”
只見隊伍中有持杖的苦行僧,有敲木魚的行腳僧,還有抬著經卷的藏經僧,一恍惚又會多出幾人的身影。
還有異獸在旁漫步,白鹿角掛鈴鐺,插翅的老虎匍匐前進,蛟龍穿梭在雲層,任何雨水都無法落向唐僧。
唐僧仔細回想著,自己到底是為何西行的?
“師父,前面就是五指山了。”
唐僧回過神來轉頭看去,只見白眉老僧不知何時出現在一側。
老僧的袈裟上鑲嵌著各類寶石,樣貌寶相莊嚴,唐僧不知為何覺得此人有幾分像是…普賢菩薩。
“你是?”
“老衲法號圓覺,一直隨侍師父左右。”
老僧的笑容依舊,“師父莫非是誦經過度,有些乏了?”
唐僧想要反駁,卻見周圍數百僧侶同時轉頭,隨即齊刷刷地誦經,嘴唇翕動間聲音越來越響亮。
唐僧只感覺一陣眩暈,關於先前的記憶煙消雲散。
“是了,我定是累了。”唐僧遲疑片刻自語道:“我們前往極樂世界取經,奉皇命西行,自然規模浩大。”
“師父明鑑。”
老僧合十微笑,舉手投足分明就是普賢菩薩所化,“陛下特意調撥七千僧眾隨行,還有各國進貢的異獸護駕,外加沿路自願跟隨的。”
“足足兩萬七千人,師父,不會有錯的。”
“兩萬七千人。”
取經人的規模放眼整個大唐,已經比不少城鎮的規模都要龐大,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尋常的羅漢。
普賢菩薩掃過人群,共有十三名菩薩。
裡面只有他與文殊菩薩能夠發揮出大羅金仙的實力,主要也是因為釋迦摩尼賜予神通的緣故,正常菩薩也就媲美金仙,同行的沒有任何佛陀。
極樂世界都在流傳一件事情,楊合很可能要回歸七聖的位置。
所以佛陀都不敢下凡,哪怕十世唐僧牽扯到量劫,也紛紛選擇觀望,生怕招惹到南無無垢上古佛。
普賢菩薩凝視唐僧,心底暗道:“阿彌陀佛,十世金蟬子容易掌控,不過路途中如何養大藥又是個問題。”
他不覺得楊合是個麻煩,自己事實上已經放棄覬覦唐僧肉。
僅僅是護送唐僧取經,總不可能得罪死楊合吧?
普賢菩薩對於楊合這個小師侄還算了解,先前藉助唐僧閉關修行確實是後者能幹出來的,心性肆無忌憚。
他不覺得楊合會在意唐僧的死活。
此番取經的本質就是,佛教七聖認為唐僧的第十世已經時機成熟,接下來需要一個養大藥的過程,最終唯有佛教七聖才有資格瓜分唐僧。
楊合本來就是既得利益者,何必阻止西行?
“普賢,五指山記得沒錯,關押的應該是孫悟空吧?”
文殊菩薩打斷普賢菩薩的思緒,兩人望向一望無際的山林,裡面籠罩著一層璀璨怪異的佛光。
普賢菩薩沉聲道:“別忘記,金蟬子才是真經,他想怎樣就怎樣,不過我看金蟬子不像繞道的心性。”
文殊菩薩已經傳達給唐僧前路可能有危險,不過唐僧反應平平。
兩人臉色有些凝重,都清楚五指山封禁的是誰。
孫悟空。
楊合的大徒弟!
神通本事堪比混元金仙,還是釋迦摩尼親自出手封禁的。
普賢菩薩慶幸的是妖猴封禁五百餘年,沒有意外的話,唐僧在三萬羅漢護佑下順利透過五指山不難。
確實不曾出乎意料,唐僧沒有選擇停留,隊伍繼續深入山林。
剛剛踏足五指山的範圍,又有佛光乍現。
倒不是五指山出狀況,隊伍按照兩人的囑咐小心翼翼,在天黑前就能離開,主要是又有佛陀下凡。
嗖!!
普賢菩薩兩人對視一眼,注意到取經人多出兩千眾,領頭的僧人四五十歲,他們一眼就認出是阿閦佛。
“見過佛陀。”
兩人很是好奇,阿閦佛怎會急不可耐的下凡。
阿閦佛落後白象半米,“貧僧是為五指山而來的,此處不止是有孫悟空,還誤入過大量妖邪,貧僧煉寶需要,乾脆藉此機會收集一二。”
“可是……”普賢菩薩顧慮重重,阿閦佛明顯是想透過唐僧肉,來引出五指山內的妖邪進行收復。
阿閦佛帶來的兩千羅漢頓時忙碌起來,把染血的經幡掛在脖頸處。
“區區一些妖邪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