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飄渺

第68章 陵寢低語

老闆自嘲一笑,搖了搖頭後,正準備離開,卻見李默足足掏出了一百枚銅板,放在了桌子上。“告訴我怎麼走,這些都是你的。”

“這……客官,該說的我都說了,既然你非要去的話,那我只能祝你走運了!”

有錢賺他自然不會拒絕,當即告訴了李默方向。

李默點頭表示感謝,吃飽喝足後,繼續騎馬遠去,留下面攤老闆和附近食客搖頭嘆息。

按照老闆所指,李默一路快馬加鞭,兩天後來到了野狼谷附近。

果然如傳言所說,這裡即使正午時分,也被一層充滿邪意的迷霧籠罩,只能看到二三十丈遠。

李默作為修士,自然是能夠感受到這裡的天地靈氣充滿躁動不安,若是在這種地方修行,只怕很快便會走火入魔。

“去吧。”

李默竟是拍了拍馬匹,示意它可以離開了。

一匹良駒,至少要幾百兩的銀子,李默自然不能真放它離開,這些都是經過天命司訓練的良駒,到一個地方後只要放開的時間不長,一個口哨便能召喚回來,至少兩三個月內肯定沒有太大的問題。

緊接著李默便獨自踏入到野狼谷的迷霧中。

按照王瑩所說,這處大墓的位置非常好找,進入野狼谷後,會找到一條大河,沿著河道向上遊走,會經過一條高度百丈的大瀑布,登上半山腰後,會發現一個被河水沖刷侵蝕的洞穴,裡面便是大墓所在了。

野狼谷的地面上,長滿了青灰色的小草,這些小草看起來有些妖異。

地面上還有一些不知名動物的糞便和腳印,有些看起來還是新鮮的。

從腳印分佈來看,此地必然有大型野獸。

不過以李默如今的實力,自然是不會懼怕什麼野獸。

而野狼谷地勢較高的丘陵區域,則長滿了未知品種的大樹,樹幹上長滿了青灰色苔蘚,樹冠的葉子呈現出絲絨狀,像是人類的頭髮,在迷霧中看起來有些詭異。

如此景象便是李默也不禁嘀咕起來。

難不成之前泰壽、文道人、王瑩三人,之所以能順利進入大墓,全憑運氣不成?他現在也不禁稍稍有些後悔,自己沒有在師門凝練一顆雷晶。

否則底氣肯定要充足許多。

不過他轉念一想便搖了搖頭。

這半年多來,他除了六月時有所閒暇,惡補了一番基礎常識外,其他時候都是在潛心修行,有過年終考核發動雷吾化極秘術的經歷以及田奮的警告,他自然是要把更多精力都放在提升基礎修為上,而不是去參悟秘術。

此等耗時耗力的秘術,只有當時間充裕、反噬降低到可以容忍的程度後,才能考慮應用。

否則將會像田奮所說,淪為飲鴆止渴、空中樓閣。

如今他的修為已經達到練氣十一層,這本身便是其他低階弟子施展秘術也無法撼動的絕對實力!“妙泉縣的那些人,不可能騙自己。”

李默站在大霧中若有所思。

“這裡的情況如此詭異,又死了那麼多淘金客,還涉及到一個上古墓穴,有一些危險也說得過去,總之,先找到那條大河。”

這麼多天,來都來了,讓李默再回師門凝練雷晶也不現實。

好在他如今已經是練氣十一層的修士,這裡怎麼說這也是大乾國境內,若有什麼強大的妖魔鬼怪,應該也早就被那些高階修士獵殺一空了。

這種躲藏在如此偏遠貧瘠地方的妖魔鬼怪,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現太過離譜的傢伙。

於是李默一路朝低窪地帶走去,遠離了高處那些充滿邪意的樹林。

半日後。

李默順利地找到野狼谷的大河。

河面寬約二三十丈,迷霧中只能隱約看到對岸,河水深不見底,看起來比華安鎮的灘河還要大不少。

於是他沿著大河向上遊走去,並不斷環顧這裡的迷霧環境。

他一邊欽佩九江雷龍泰壽竟能夠找到如此地方的大墓,一邊感嘆玉狐狸王瑩的經歷,難怪她能夠逃出文道人的追殺,此處大霧便是天然屏障。

第二天。

相隔遙遠,李默便聽到了瀑布的隆隆聲。

他一路小跑,來到了瀑布下,沒有任何猶豫,乾淨利索地不斷向上攀爬,大約三十餘丈後,他果然看到了一處被河水沖刷侵蝕開的洞穴。

這讓李默不禁更加欽佩那位九江雷龍泰壽了。

此地大霧瀰漫,能見度只有二三十丈,而這條瀑布高度至少百丈,也就是說此處的洞穴,即使因為某些原因現世,不論是在山頂,還是在地面,都不可能看到異常,可謂是相當安全。

結果卻被這位御嶺派的堪輿大師撞大運了。

李默嘖嘖稱奇,欽佩不已,沿著這處洞穴繼續前進。

這條洞穴剛開始時,還只有一人多高,然而越到深處,洞穴越是寬闊,也越是漆黑。

李默不得已出了雷鳴劍。

待他輸入法力後,利用它照亮黑暗的特性,舉劍繼續前行,在他小心翼翼地前行了兩三百丈後,突然發現遠處傳來了隱約亮光。

李默短暫愕然後,迅速警惕起來,熄滅了雷鳴劍的亮光。

隨著他不斷靠近亮光,竟是在寂靜的洞穴內,隱隱聽到了焦躁的喃喃。

“這個祭臺的符文,明明已經補全了啊,怎麼會沒有反應呢,書上也是這麼記載的,應該沒錯啊,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默躲在黑暗的陰影中,透過縫隙向發出亮光的空間望去。

只見一座長寬各三十餘丈、佔地二三十畝的地宮陵寢,大門正對著自己開啟。

陵寢內空蕩蕩的。

除了陵寢頂部的月光石外,就只剩下四周石壁上的各種奇形怪狀的石像,以及中央的巨大祭臺了。

祭臺高約一丈,檯面呈圓形,呈傾斜姿態,檯面上蝕刻有詭異的花紋,充滿了古樸美感。

旁邊點亮了兩盞長明燈。

但在李默看來,這與其說是祭臺,倒不如說是一個日晷,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鍾,祭臺底座滿是銀色的符文,猶如無數只蝌蚪,看起來活靈活現。

上古時期沙刻、沙漏計時沒有普及的時候,日晷乃是上古之人的日常計時工具。

一個看起來佝僂矮小的男人,此刻正背對著李默,坐在大門的臺階上。

他手裡拿著一本破書,不斷地懊惱搖頭喃喃,頻頻抓耳撓腮,看起來非常焦躁的樣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