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修什麼仙?

第1001章 億萬富豪之間的較量

因此哪怕是問得再細緻,但凡只要不涉及到核心機密無論是福特的CEO還是檀錦程都必須認真回答的,即便是BBC。

不過檀錦程在整個記者會過程當中應對得體,自信從容的態度,還是折服了不少記者。

“這小傢伙表現力很不錯啊,回答得很是得體,給我們長了臉啊,現在看來這場收購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了。”

國內,這場全球性聚集的線上直播,在吸引大量吃瓜群眾的同時,肯定是多方關注的,尤其是上級監管部門,對於這次收購可是有多方提供協助的,背後的意義代表著是我們車企真正意義上的出海。

“是啊,沒想到他是一點都不怯場啊,這可是全球性的直播。”

作為知名企業掌舵人,自然是少不了各式各樣的採訪以及活動,檀錦程面對媒體的機會其實是很多的,但是一直以來整體上還是比較低調的。

尤其是國際媒體方面,檀錦程接受過幾次國際媒體的專訪以及聯合採訪,但那都是很多年之前的事兒了,實話說當這場線上記者會將以直播的形式面向全球觀眾之時,國內的某些人還是捏了把汗的。

加上無論是哪個地區的時間,都非常有利於此次直播的大規模傳播,更何況檀錦程的一舉一動都將引發全球性資本市場的動盪。

不過幾個問題之後,他們就不存在這種擔憂了,只要接下來北美方面正式確認蓋章就可以完成這次交易了。

從五月初啟動收購,到6月17日,滿打滿算也不過一個半月的時間,尉來就搞定了所有的談判,整個談判進度自從檀錦程飛往北美之後,進展神速。

某些核心利益,都是一對一的交流,減少了不必要的溝通時間。

記者會結束,A股午後開盤之際的尉來股份快速拉昇,全天收盤3.56%,福特盤前更是飆升7%,當日福特報收15.32美刀,市值重回600億美刀以上。

比較有趣的是,特斯拉今日自盤前開始就一路走低,全天跌幅近3%,尉來歐洲汽車工廠的收購計劃,被市場看作是對競爭對手特斯拉的一種阻擊。

自五月中旬開始傳出尉來收購福特工廠開始,加上公關事件導致的銷量下滑,特斯拉的股價表現就不盡如人意,從五月初到六月中旬,特斯拉整體跌幅達到了14.74%,最高跌幅超過了20%。

馬斯克也因為這一段時間的股價波動,失去了全球首富的頭銜,被貝索斯超越。

按照記者會上檀錦程公佈的一系列資料,完成改造之後的歐洲工廠,年產能將達到15萬輛,主要用來生產ET5以及ES3這兩款目前歐洲市場頗受歡迎的車型。

長期規劃方面,歐洲工廠將最終透過投資擴建等等,最終達到30萬輛,不過這個要看銷量而定,在規劃產能方面,尉來歐洲工廠的最終產能是要低於特斯拉50萬輛的。

但是在初期產能爬坡方面的規劃,兩家企業同樣定的是年產5萬輛,相當於每週1000輛的產能,這就決定了兩家在同一起跑級上。

這對於特斯拉來說,並不是什麼好訊息,他們在柏林的工廠因為環保問題延期,雖然經過各種改造將定於明年三月份正式投產,雙方同有九個月的時間準備,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膽子賊大的檀錦程,並不怕收購被否之後會給尉來帶來什麼影響,因為大部分來自於海外資產執行此次收購,也能夠負擔得起,因此在與福特溝通之後,已經對於部分不重要且不涉及到技術投入的專案進行改造了。

像是直播拆掉閒置下來的鍋爐房等等都在此列,李響在歐洲除了要面對各方協同之外,乾的也都是這些事兒,順帶著也算是給工廠的員工找點活兒做做。

這可是極其大膽的行為,要知道一旦被否了,那這些行為就意味著當了冤大頭,哪怕是福特也會負擔其中的一部分。

不過檀錦程無所謂,被否了就是虧點兒,名聲上受損而已,但是一旦正式透過了,那好處就是多多,現在尉來歐洲汽車整車工廠就是要跟特斯拉搶時間。

誰最先量產,哪怕是產能受限,一週只能生產出幾百輛,那都是非常大的優勢。

反應在此次交易背後的較量就是馬斯克試圖透過他的能量阻止此次收購的完成,先是訊息傳出之後特斯拉投資者關係部突然釋出柏林工廠的擴產計劃,這就是疑似示威了。

記者會結束當天,馬斯克本人在推上釋出推文:“德國工廠?他們應該先學會如何高效生產,而不是依賴ZF補貼。”

推文後面,還有一段影片,展示了特斯拉北美工廠的機器人,每百人120臺的機器人,全球領先地位。

在這條推文之下,馬斯克還在評論區裡艾特了尉來海外公司的官方賬號,由於檀錦程沒有推賬號,馬斯克還關注了尉來海外公司的官方賬號。

這是要拼產能了,挑釁的意思十分明顯,也符合馬斯克狂人的個性,另外那一次的環保活動,雖然沒有證據,但是檀錦程覺得大概念是這傢伙搞的小動作。

從實際得益來看,除了能給尉來以及福特製造麻煩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轉移環保者對特斯柏林超級工廠的關注,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而從實際話題熱度來看,五月中旬開始到記者會這段時間,環保者確實對特斯拉關注少了很多。

“哈哈,回覆他。”

檀錦程很快也注意到了這條引爆輿論的推文,記者會之後,三家公司的市場表現一目瞭然,馬斯克顯然有些坐不住了。

“感謝馬斯克先生的關注,我們正在努力學習特斯拉速度,但更堅持安全零妥協的北歐哲學;另外,可以馬斯克先生旗下的SpaceX可以為我們提供太陽能板嗎?”

馬斯克嘲諷尉來海外擴張不夠快,吃ZF補貼(記者會當天,薩爾州ZF就表示將提供包括稅收優惠在內的一億歐元的綠色轉型補貼。)

檀錦程這邊毫不示弱,暗諷特斯拉頻頻發生的安全事故,又透過製造合作的錯覺來轉移注意力。

“跟他打嘴仗沒什麼好處,但是我們也不能示弱。”

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馬斯克停留在模糊調侃層面,而非發動全面輿論戰,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好在馬斯克雖然狂,但也不傻,嘴仗打得厲害,但沒有涉及到核心層面。

如拿ZZ說事兒,他要是拿這玩意兒說事兒,雖然可能會真的阻擊到兩個競爭對手的交易,但那絕對是作大死,對他自己以及特斯拉沒有任何的好處。

尉來之於ZG,福特之於北美,甚至於在歐洲,其能量都不弱於特斯拉。

與馬斯克在推上的嘴仗是記者會之後的開胃菜,算是增加了兩大陣營的熱度,檀錦程甚至私下裡真的跟馬斯克討論過關於SpaceX給工廠提供太陽能板供應的可能性。

同檀錦程一樣,馬斯克旗下的產業也是五花八門,在能源方面特斯拉同樣佈局多年,雙方在產業鏈上確實是有著很多合作的可行性。

在國內,特斯拉可以利用尉來的產業鏈,而在海外,尉來同樣可以與特斯拉產業鏈合作,雙方形成一種競爭又互相合作之勢,這就是現代企業的常態化。

6月24日,距離記者會結束一個星期的柏林。

一場盛大的簽約儀式在多國權威媒體的見證下舉行,出席簽約會議的有以檀錦程以及吉米法利為首的尉來與福特高層,還有德方以有歐盟方面的領導。

另外還有勞工代表以及以巴斯夫,博世等等產業鏈代表,規格極高。

“好了,總算是可以回國了。”

在簽下多份檔案,又場面性的接受一些採訪之後,檀錦程總算是鬆了一口,從五月初到歐洲開始,兩個月的時間檀錦程幾乎都呆在國外。

兩輩子,這算是呆在國外最長的時間了,對於不愛出國的檀錦程算是一個很大的折磨了,別的不說,在北美那段時間,所謂的福特電動套餐,都快吃吐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