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開局拜師九天蕩魔祖師

第70章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卻說陳玄替了玄燭道長,在天柱峰看護金殿,練習勾勒兩道六品符籙。

王善也補缺了太和殿上五百靈官,成就了神仙之體。

眾仙安享香火,武當山中一派安定祥和,太玄真人盤坐在南巖,自等紫微宮旨意下達,便即刻調兵前往北方蕩魔。

然而妖魔卻並非只有北地猖獗。

武當山北接中原,南臨瀟湘,西邊便是古蜀地界。

那古蜀國水系眾多,所謂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便有古蜀地界多蛟龍一說。

所謂蛟龍,並非真龍,而是由蛇蟲修煉五百年,蛻皮多次,長成丈許的蟒,蟒修煉五百年,蛻皮多次,身形長達數丈,是為蚺。

蚺再修煉五百年,方才頭生犄角,成就蛟龍。

蛟龍雖非真龍,卻已是半龍之身,非但能潛入水中興風作浪,更可隱匿山中修煉成精,比那水中半龍半魚的鰲魚,要強大許多。

蛟龍修煉千年,皆會遭受一場天劫。

為過此劫,這些個蛟龍不得不透過走水或者盤山之法,以山水氣運分擔天劫威力,如此那劫數落在它們身上之時,便會減輕許多。

過了此劫,方才算是化龍成功,可飛上九天,潛入九地,可受天庭敕封,成就江瀆龍神,做個天庭正神,司掌行雲布雨之職、

可若是過不了,那便只能灰飛煙滅,身死道消。

辛苦千年修煉,一身道行白白化為烏有。

這古蜀國有兩條蛟龍,因天劫降至,不得不尋求渡劫之法,它兩個結伴自蜀地一路北上秦國,尋遍周遭山脈,卻無有氣運濃郁,適合盤山渡劫的山頭。

北方又有巍巍秦嶺阻隔,不得越過。

二蛟只得轉而尋覓走水渡劫之法。

恰好那秦國境內有一條漢江,西起漢中,東至荊楚,最終流入大江。

這漢江水運濃郁,並且最終走水成功是在那大江化龍,與小江小河走水化龍不可同日而語。

二蛟於是自漢江開始走水,若是途中無所阻礙,匯入大江那一刻便是它們化龍成功之時。

它兩個於走水之時腹中飢餓,恰逢水上有那運貨的漁船,載著一船魚蝦,便撞翻了來往漁船,就張開大口,把那些個船上百姓一口吃了。

怎奈這漢江中游途徑武當地界,有真武祖師坐鎮,山上慶雲籠罩,香火鼎盛。

方圓百里,諸邪莫犯。

漢江沿岸百姓聽聞江中有蛟龍作孽,不敢行船,又聞那武當山上真武祖師乃是蕩魔天尊,司職蕩魔一事,紛紛上山燒香請願,祈求真武祖師前去降服兩條惡龍。

陳玄看護金殿,見那來來往往的香客皆是漢江兩岸百姓,又聽聞孽龍作惡一事,即刻前去南巖飛昇崖稟明瞭師父。

太玄真人說道:“為師已知曉此事,但那蛟龍修煉數千年只待化龍,絕非善類,它兩個若見我來,捉住一條,另一條蛟龍勢必潛入水中遠遁而走。”

“我若趕它,掀翻了一條漢江,殃及兩岸百姓,卻是不妥。”

“今著你和王善一同前去,若能引它兩個同時出水,為師自有降服之法。”

陳玄即與王靈官領旨,下山前去漢江降服孽龍。

下山途徑丹水邊,辰龍佝僂著身子在靈田之中清理雜草,笑呵呵地看向陳玄:“玄鑑小友何往?”

陳玄便把漢江蛟龍造孽,百姓上山燒香,師父教自己同王靈官一道下山降妖一事細說一遍。

辰龍聞言,好生叮囑道:“蛟龍走水化龍,和那魚躍龍門化龍,卻是天壤之別,玄鑑小友與靈官此去,務必多加小心。”

陳玄早在為老子牽牛之時,路過三門河也與那魚躍龍門的錦鱗大王鬥過法。

雖然是借了老君金鋼琢之力才將它打死,到底覺得那漢江蛟龍與化龍之後的錦鱗沒有什麼差別。

他如今法寶在身,水法火法皆是小有所成,又是煉氣化神之境,若是再遇見那錦鱗,不用金鋼琢也未必會輸了他。

陳玄心裡不敢大意,又因辰龍乃是真龍之身,道齡悠久,對那龍族頗有了解,便恭恭敬敬請教辰龍。

辰龍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他細細道來其中區別。

蛇原是天上被貶之龍,本身具備龍之血脈,卻又因天道壓勝,不得不過五百年或者千年渡劫一次,累劫修持兩千年,方才能夠成就真龍之身。

蛇所化之龍,功德圓滿之後,便是應龍之身,背生雙翼。

相傳應龍為龍之鼻祖,曾對天地有莫大功德。

魚卻是盜了海底龍珠,又借了大禹治水之時開闢龍門,走的捷徑化龍。

即便成就了真龍,在龍族之中始終屬於異類,受到排擠。

只得做個小河,小溪,或者井中龍王,做不得那江瀆湖海呼風喚雨的天庭龍神。

辰龍告誡道:“蛟龍法力之強,勝過一些個江瀆龍王,便是老夫隨天尊在那北方蕩魔之時,也不願意遇上它們,萬望小心。”

陳玄好奇地看著辰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