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真武祖師飛昇天界,欲要前往紫微宮查探蕩魔調令遲遲不下的原因。
天界辦事俱有章程,玉帝為三界共主,靈霄殿聖旨教真武百年之內肅清北方妖邪,紫微宮即便是駁回,也應當派人告知真武一聲。
怎奈調令不下,便是連個音訊都無。
真武只好上界查探。
遠遠望見南天門的方向,早有濃煙滾滾傳來,大火直燒天關。
鎮守南天門的增長天王率領眾天丁力士救火,怎奈那火焰卻不是凡火,天王之中又無會水法者,水部眾神將還在趕來路上。
真武祖師乃是北方之神,玄武成道,精通水法。
只見祖師敕令一聲,便有北方壬癸水滾滾而來,撲滅了南天關的一場大火。
增長天王並一眾天兵天將上前見禮:“蕩魔天尊何往?”
真武祖師說道:“我在下界武當山等候紫微宮蕩魔調令,怎奈久無音訊,便是連個仙官也未曾來,今飛昇上界,前去查探一番。”
天王道:“卻是不賴這些仙官,這一場大火不知從何而起,紫微宮遊奕靈官亦被阻隔,天門外的進不來,天門裡的出不去。”
“虧得是天尊到此,方能滅得此火。”
“待我等上報玉帝,也好與天尊表奏功勞。”
真武祖師笑道:“卻是不好搶了天王的功勞,我今往紫微宮而去,有勞天王即刻前去靈霄殿,呈報玉帝陛下,南天關火滅,好教天界秩序安定,勿得再生動亂。”
天王謝過了真武祖師,留下幾個天丁力士,自往靈霄寶殿而去。
真武祖師欲往北方而去,怎料水德星君並天蓬元帥匆匆趕來,領著水部神將和天河水軍。
看樣子是來救火的。
天蓬元帥笑哈哈道:“真武賢兄,我等卻是來遲一步,不想這南天關大火為你所滅,快快隨我去表奏玉帝,我好為你請功。”
真武笑著搖頭:“卻是不需請功,元帥可知這南天關之火因何而起?”
天蓬亦是不知:“我等奉了陛下旨意前來滅火,卻是不知這火因何而起。”
水德星君查探了一番南天關被灼燒的痕跡,託著缽盂與真武見禮:“這火不是凡火,乃是火之陰,火之精,火之靈,尋常水滅不得,需得是水部調動壬癸水方才滅得。”
“恰逢蕩魔天尊到此,若是來個不通水法的,卻要束手無策。”
“天尊待要何往?”
真武說道:“我待要往紫微宮而去。”
天蓬元帥道:“如此我等不便再耽誤天尊時間,若有閒暇,可來天河水府一敘。”
真武與二仙拜別,心中仔細思量一番。
天庭火部眾神,以及南方七宿星君,還有一些個精通火法的天庭神仙,卻未曾聽說有人的火法是那火之陰,火之精,火之靈。
紫微宮。
眾仙吏仙女亂作一團,迎面正撞見同為北極四聖之一的翊聖保德真君。
真武笑問道:“黑煞將軍何往?”
那將軍見是真武,一臉愁容頓時歡喜,連忙拉著真武的手臂道:“此事卻是非你不可,快快隨我進去見過了紫微上帝。”
真武不知其中緣由,隨他來到紫微宮中。
寶座上,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冷冷地看著兩側文武仙官,眾仙官頭也不敢抬。
黑煞將軍領著真武前來覲見:“啟稟陛下,臣方才出宮,正遇著從下界返回天庭的真武將軍,若有他在,可解了陛下燃眉之急。”
真武上前說道:“臣自得了玉帝陛下旨意,便在下界武當山靜候紫微宮調令,方才好領了天兵天將前去北方蕩魔。”
“然紫微宮調令遲遲未達,臣恐是其中章程出了差錯,故而上界來與陛下核實。”
“怎料臣剛到天界,便見那南天關大火四起,方才滅了大火,這才來見陛下。”
紫微大帝聞言嘆息,便將近日天界動亂一一說來。
原來自玉帝遣太白金星下達旨意給真武之後,又遣遊奕靈官前去紫微宮移交文書,準北極驅邪院便宜行事,何時下達調令,由紫微大帝自行裁決。
紫微大帝見那文書之上蕩魔期限乃是百年,故而未曾立即下達調令。
又逢上清靈寶天尊邀紫微大帝前去上清天境聽講《大洞真經》,上清道祖所邀,不敢怠慢。
紫微大帝便在臨行前將此事交付北極驅邪院便宜行事。
卻說大帝走後,這紫微宮中空虛。
天蓬大元帥真君和天猷副元帥真君鎮守北俱蘆洲東西門戶,翊聖保德真君鎮守北俱蘆洲南方門戶。
真武在下界候旨。
北極四聖俱不在紫微宮中。
那北極驅邪院前往武當山傳達調令的遊奕靈官,恰巧在此時出了事。
遊奕靈官還未出天門,便被不知何人打昏。
那人變作遊奕靈官模樣,大搖大擺進入空虛的紫微宮,盜走了紫微大帝的神兵紫極鎮魔槍。
紫微大帝從上清天回宮,不見了神兵,又聞那遊奕靈官被打昏,調令未曾傳達下界。
故而先將黑煞將軍召回,教他先去將那打昏遊奕靈官、盜走神兵的竊賊緝拿,順帶派遣他前去告知那在凡間候旨的真武,蕩魔一事暫緩。
真武聞言推測道:“想必那南天關的大火,亦是此賊所放。”
紫微大帝鄭重道:“那竊賊既然火燒了南天關,想是趁著大火掩護,出了南天門下凡去了。”
“真武既在凡間,不妨由你前去將他捉拿歸案,待此亂平息,正好領了調令,前去北方蕩魔。”
“黑煞將軍還回北俱蘆洲鎮守南方門戶,不得有誤。”
黑煞將軍領旨。
真武旋即啟奏道:“啟稟陛下,若要追查此賊,還需借一件天界法寶才是。”
紫微大帝知他所說法寶,於是道:“那法寶卻不在紫微宮,你自去靈霄殿將此事報與玉帝陛下,請了法寶助你追查竊賊。”
真武領命告退,前去金闕雲宮靈霄寶殿,將前事報與玉帝。
玉帝聞言震怒道:“這竊賊卻是猖狂,朕即遣天兵天將助你捉拿此賊。”
真武啟奏道:“陛下勿憂,那竊賊乃是趁虛而入,本事未必通天。擒他卻也不需天兵天將,只消借了天庭一件法寶,便能將此賊緝拿歸案。”
玉帝便問是何物。
真武道:“臣聞託塔李天王有一面照妖鏡,非但能夠映照妖邪真身,更能追蹤妖邪所在,那竊賊盜走神兵,火燒天關,心生邪念與妖邪無異,照妖鏡下,必然能現出蹤跡。”
玉帝即傳李天王持照妖鏡,追蹤那竊賊所在。
李天王將照妖鏡擎在空中,施展法力,眾仙看去,只見那鏡中漣漪散開,現出一個人影。
那人影手持了紫薇大帝神兵紫極鎮魔槍,望空拋起,槍尖朝下。
咔嚓——
那長槍如虹,兵解其肉身,只留下一道元神解脫。
因其功行未滿,便有幽冥鬼差前來勾魂,他卻手持一塊三角金磚,打殺了幽冥鬼差,自沿著幽冥路往那幽冥地府而去。
真武見狀卻是皺眉。幽冥地界雖服天庭管束,到底是三界之一,他若以天仙之境駕臨幽冥地界緝拿此賊,一身純陽之氣卻是要擾得那地府不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