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陳玄,並捲簾大將,哪吒三太子,一併出了西天門,望下界而去。
出了西天門,便是人間的西牛賀洲地界,往東南望去,乃是一片黃沙的南贍部洲西北角,當初陳玄與悟空結伴尋道,走得便是這條路。
往東北望去,隔著茫茫大海與北俱蘆洲西南岸相望,陳玄當年結丹成道,便是在這條海路上,還遇見了為庇護周朝氣運的姜太公。
兩位天仙,一位地仙,徑往靈山御風飛去。
那捲簾大將乃是二重天仙,哪吒雖未修出五氣,自身法寶眾多,腳下蹬著風火輪,陳玄雖竭力御風,仍趕不上他們。
二天仙為了照顧這位陳小天君,只得放緩速度,與他閒聊一陣。
卻說這哪吒上次因悟空棄官下界一事,隨父親出征花果山擒拿悟空,先是巨靈神敗陣,後他也敗了一陣,如今正心生鬱悶,聞聽那陳小天君與悟空關係不錯,因而問道:“玄鑑小天君,那新來的齊天大聖到底是何修為?我雖未修出五氣,卻也是個天仙之境,身上法寶眾多,卻被他所傷。”
陳玄聞言說道:“這猴兒乃是傲來國花果山天產石猴,無父無母,乃是先天道體,他不知從何處修成長生,受仙籙之前,不過是個閒散地仙罷了。”
捲簾聞言心中思忖,他久在玉帝身邊,亦知曉那猴兒先前在御馬監當弼馬溫之時,曾騎著天馬強闖天河境內,與天蓬大打出手,天蓬這般一重天仙,亦敗於他之手。
如今聽聞陳玄說那孫悟空不過是個閒散地仙,卻能接連將身為神仙的巨靈神,天仙哪吒,一重天仙天蓬元帥接連打敗。
如此說來,此猴戰力之高,恐怕真的可以算作“齊天”。
卻說那五仙之中,鬼仙最弱,人仙次之,神仙與地仙差距不大,只是地仙下限低到能在人間成道,上限高到能躋身天仙之境。
天仙與地仙,顧名思義,猶如天壤之別。
且不說天仙根本無法被消滅,只能不斷轉世歷劫,單單是道力上的差距,便是地仙窮盡千年萬年都無法跨越的鴻溝。
孫悟空打得哪吒負傷敗退,打得天蓬落馬呼救,單論道力,已然是天仙級別。
可陳玄卻說他是閒散地仙,這讓捲簾和哪吒如何相信?陳玄說道:“捲簾將軍與三太子都是天仙,自然知曉那天仙當如何辨別,凡頂上鉛花,銀花,金花修行圓滿,三花聚頂,三災不侵者,便不死不滅,是為天仙。”
“三太子與孫悟空交手之,必然能見到他顯現三花五氣。”
“那悟空既然不曾顯露三花五氣,在登天受仙籙之前,便只能算作修成金丹的閒散地仙。”
三仙之中,陳玄如今便是修成鉛花的地仙,哪吒早已三花圓滿,捲簾更是修出五氣之二。
哪吒回憶了一下當時交手的情況,悟空的確不曾顯露三花。
可這樣豈不是更讓他心生挫敗?被一個三花都未修成,修為還要低於陳玄的猴子打傷敗陣,他這天仙之境莫不是白修了。
陳玄也不好繼續說下去。
畢竟悟空所修功法太過逆天,大品天仙訣直指天仙,七十二變躲三災,成丹之後在抵達天仙之前,幾乎沒有瓶頸可言。
他從踏上修行路到結丹成道修成地仙,用了將近二百年。
悟空修行比他晚,只用了不到二十年,還順便學會了筋斗雲和七十二變。
這便是先天道體加大品天仙訣的逆天之處。
他既然收了菩提祖師賜下印文,又蒙受方寸山一眾師兄指點修行,就不能輕易說出這段因果,否則當初在方寸山上感受過的大道災劫之網,便會落在他的身上,屆時哪怕是已經躋身四重天仙的真武出手,恐怕也救不了他。
心念至此,陳玄藉助目力,隨意瞥了一眼當初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所在的地方,果然菩提祖師道場已經消失不見。
他收回心念,專心御風。
再往前不久,早見一山峰,上有祥光五色,瑞靄千重,正是那佛祖勝境,靈鷲高峰。
陳玄正要往那山峰御風而去,耳邊一道聲音笑呵呵傳來:“哪裡來的地仙,如此不懂規矩,且下來貧道觀中看茶一盞,沐浴過後,方才好去靈鷲高峰。”
那錦衣玉麈,足蹬雲履的大仙衣袍一揮,陳玄便被從空中拽了下來。
一旁早有三太子和捲簾上前見禮。
三太子道:“晚輩見過金頂大仙,我父親坐鎮天庭不能前來拜會,今玉帝差捲簾大將並晚輩,還有一位佑聖真君弟子陳玄,前來觀禮盂蘭盆會。”
捲簾與陳玄說道:“此乃靈山腳下玉真觀的金頂大仙,凡往來靈山者,或走雲路,或走陸路,都要途徑此地,欲往靈鷲高峰去,不得直接御風抵達。”
陳玄忙與金頂大仙歉聲道:“晚輩初來乍到,不知靈山規矩,大仙勿怪。”
金頂大仙笑呵呵地撫須頷首,吩咐座下童子與眾仙看茶。
飲茶之間,陳玄心有疑惑,當即便發問道:“我聞靈山勝境乃是佛門聖境,這山腳下為何會有一座道門玉真觀?”
按理說佛門之地,該有佛門中人接引眾仙才是。
金頂大仙說道:“這位陳小天君想來尚存佛道之見,因而不解此事,三界之內,莫管是佛門道門,乃至人間三教九流,皆屬三界共主玉帝管轄,我在此處,乃是玉帝派遣,專為靈山接引四方仙佛而已。”
陳玄了然,金頂大仙乃是天庭之人,卻無佛門道門之別,專為協助天庭轄理靈山事務,方才在山腳下設一座用於接引仙佛所用的玉真觀。
這玉真觀,就好比天庭的東西南北天門,過了此觀,便是靈山勝境。
茶畢,金頂大仙送三仙往觀中走去,過了中堂,穿過山門,便是凌雲渡,三仙重新御風,過了凌雲渡,早見一座寶殿矗立在山腰上。
那寶殿上面一塊牌匾,上書“大雷音寺”四個大字。
入古剎門,拾級登山而上,一路賞玩景色來到山巔大雄寶殿。
但見佛祖左右乃是阿難、迦葉一眾佛子,八部金剛,五百羅漢,八百比丘尼,三千諸佛,三千揭諦分列羅天。
佛祖寶相莊嚴,高居寶座。
捲簾上前稽首道:“吾捲簾大將奉玉帝旨意,領李天王三太子,並佑聖真君弟子陳玄,拜見佛祖。”
佛祖道:“向來盂蘭盆會乃是李天王領銜眾仙前來觀禮,今歲天王為何不曾前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