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歲月悠悠,武當山上人來人往,或去或留。
唯有太玄真人與陳玄二人常駐其間。
山中修士只道有真人在此隱居,不敢過多打擾。
今日有一鬢染微霜的修道之人,見了陳玄便稽首,主動稱呼一聲上仙。
陳玄回以稽首道:“我不是什麼上仙,不過是躲避山下戰亂,隨師尊在此山中隱居而已。”
修士撫須笑道:“我自二十年前上山,隨師父修道,曾見你下山打柴,那時你便是這般模樣,如今二十年忽然而已,先師駕鶴西去,我已頭生白髮,收了再傳弟子,仙長卻駐顏有術,仍是青年模樣。”
陳玄一陣恍惚,原來他已經上山修道二十多年了。
“不過是懂得些駐顏養生之術,道友切莫與他人說起,這是我隨手所畫平安符,送與道友祈福消災。”
那修士接過陳玄所畫護身符,小心收好,與他作揖拜別。
陳玄離開修士的視線,尋一處僻靜之地,運轉體內紫炁,一步跨出百丈,兩步便登上了天柱峰頂。
如今他的縮地法已經小成,所畫縮地符,更是可以縮地百里。
太玄真人依舊盤坐在古松之下,看山外雲捲雲舒,流嵐霧靄。
“師父,多年苦修,我的縮地法已經小成,一步能逾百丈,縮地符亦能縮地百里,體內一團紫炁愈發壯大,只是六根第三仍未有所頭緒。”
日積月累之功,氣海紫炁已經壯大成為一團,運轉周身經脈之時,如游龍巡狩,上至頂門泥丸宮,下至腳底湧泉穴,其間無所阻礙。
終日吞吐山間靈氣,氣海玄龜每每行動,便教紫炁再壯大一分。
紫炁巡遊過泥丸宮,也教那眼見喜,耳聽怒二根清明,修為雖未達人仙之極,目力耳力卻已達百丈。
太玄真人說道:“此是你朝夕勤勉用功之故。”
陳玄撓頭問道:“弟子朝夕勤勉煉氣,畫符,亦不曾落下了尋覓六根第三之契機,如今修為漸漲,縮地法與縮地符皆修至小成,怎地這六根第三鼻嗅愛,卻始終不得其法?”
太玄真人解惑道:“前者你未修行築基,六根之二自然容易煉化,如今你已是人仙之體,駐顏有術,道力增長一分,六根便難煉化一分,非是你用功不夠勤勉,乃是那六根第三亦漲了道力,不教你輕易煉化。”
陳玄恍然,修道者摒除邪欲,淨化六根,越是道力高漲,隨之而來的慾望,雜念也更加強烈,因而六根受這些慾望,雜念矇蔽,要比凡人之身更難以明心見性,修持真我。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修至即將結丹,若是自身六根不全,仍有雜念瑕疵,便會化作心魔迷障己身。
因此,越早煉化六根,對修道之人未來結丹,就越是大有裨益。
陳玄說道:“如此說來,弟子越往後拖,豈不是越難煉化鼻嗅愛,以及之後剩餘的三根了?”
太玄真人頷首笑道:“不過也無妨,你先隨為師學了剩餘幾道神通術法,再著手煉化鼻嗅愛不遲。”
“為師近日夜觀天象,南贍部洲周朝氣運衰微,卻有聖人將出東西二地,不久後會於東都洛邑,你學成術法神通,自然該下山歷練一趟。”“那六根第三鼻嗅愛,乃是人身情感所在,既然不應在山上,或是應在山下紅塵之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