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兜率宮,陳玄煉化了耳聽怒,耳力、目力,皆有所漲,視之聽之三十丈之內,無所不見無所不聞。
辰龍笑呵呵地撫須道:“好一個耳清目明之人仙氣象,還未煉精化氣,便能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喜不怒,比起許多隻顧導引煉氣,六根蒙塵的人仙,玄鑑道友的修道氣象正直清明,不愧是金丹正道。”
陳玄感受著體內的變化,心裡已經瞭然師父讓他上天來走這一遭的目的。
久居山中修道,不聞山外之事,豈能修出這六根第二的耳聽怒?可要說人間之事,無非是功名利祿,聽多了無非跟那些人仙地仙一般無二,欲證長生飛昇仙界而不得,欲回人間求取名利亦不得,空長了道齡,不漲道心。
以凡人之身居於天界,方能耳聽仙人之語,不怒凡人之怒。
陳玄耳清目明,隨六丁六甲十二正神,護送那上寶遜金耙,終於來到了天河水府,只見那宮殿樓閣,琉璃磚瓦,籠罩在縹緲的雲霧之中。
門口兩位仙吏認得是六丁六甲,上前作揖道:“六丁六甲護法正神大人何往?”
陳玄回揖一禮:“奉玉帝陛下敕令,護送太上老君所煉上寶遜金耙於此,天河總督天蓬元帥何在?”
兩位仙吏面面相覷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們元帥不久前飛昇仙界,先得了玉帝陛下親自敕封,後又有陛下親命太上老君親自煉一柄神兵作為御節,一時間諸多神仙前來道賀,元帥便在這天河水府擺下宴席,與眾仙共飲仙釀……”
“此時他尚未酒醒,正於水府之中酣眠。”
陳玄看向辰龍,徵詢他的意見。
辰龍說道:“勞煩仙吏休要打擾元帥,我等於此等候,待元帥酒醒,我等即交付此寶,方才好回去向真武蕩魔天尊覆命。”
兩位仙吏喏喏,也不敢怠慢了十二位天庭正神,將他們引至前廳,旋即吩咐府中仙女上茶招待。
經過南天門和通明殿前的歷練,陳玄在天河水府便不再拘束,捧了茶盞細品仙茗。
仙吏和仙女們隨侍在旁,陳玄見他們身上氣象雖然清明,卻比不上六丁六甲這些擁有琉璃金身的天庭正神,故而態度謙卑恭順,口稱大人。
陳玄心有疑惑,便請教辰龍道:“辰龍前輩,先前師尊曾為我講述天地人神鬼五仙,晚輩修的是金丹正道,已能辨明人仙地仙天仙之流,卻不知這些仙吏仙女,天丁力士,修的是五仙之中的哪種大道?”
說他們是神仙吧,好像地位要比辰龍這些神仙低一等,可說他們不是神仙吧,這些人亦是住在天宮之上,令那些不能飛昇的人仙地仙羨慕至極。
辰龍為他解釋道:“金丹正道,力求修成金丹,養出陽神,圓滿飛昇,故而算是內丹術,導引煉氣,結丹養陽神,圓滿飛昇,分別對應那人仙,地仙,天仙之境。”
“神鬼二道看似殊途,其實同歸,你們結金丹方為地仙,享長生大道,我們將陽神陰神塑了金身方為神仙,積功累德。”
“神仙,鬼仙,若無金身,便是仙吏仙女,鬼吏鬼差,有了金身,方能司掌神鬼之職,與天界幽冥辦事,待到功德圓滿,方才享長生大道,此間歲月,當以萬年計,好比是畫地為牢,不得自由。”
申猴笑嘻嘻地湊近道:“小老兒你還忘了一事,天仙之道可以兼修神道,神道卻不可兼修天仙之道,若是不求天仙果位,以地仙之修為在天界司掌神職,積累功德,比咱們這些一條斷頭路走到黑的天庭正神,可是快活多了。”
陳玄了然,難怪師父有言,三五年便教他修出個神仙地仙。
以真武的地位和手段,只需將他帶在身邊,一同前去北方降妖除魔,完事兒給他封個神位,什麼蕩魔護法,降妖天神,他再努努力修出個地仙,擁有兩重身份,雖然比天仙不得自由,卻是許多地仙,神仙夢寐以求的道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