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問道:“論道如何論得輸贏?”
金蟬子說道:“論得,論得,輸贏只在人心,貧僧論不過你,這場論道結束,自會退出這瑤池幻境,不再爭奪仙緣。”
“貧僧來此,只為論道,更無他念。”
“天尊高徒,請吧。”
說話間,金蟬子面前出現兩個蒲團,他先坐了上去,伸手做出個請的手勢。
陳玄此時也別無選擇,不與金蟬論道,便只能去和一眾天仙鬥法。
他只好叮囑了龜蛇二將,六丁六甲守護在一旁,一步跨出,落在那蒲團之上,與金蟬對坐。
二郎神率領梅山六聖,截住了天蓬元帥的道路。
捲簾大將手持降妖寶杖,攔住了哪吒三兄弟。
那邊眾天仙戰作一團。
這邊金蟬子率先發問:“請教玄鑑道長,佛祖以大法力均衡此方幻境眾仙道力,為何那些個注世地仙,仍然在第一重幻境不能收斂貪念,第二重幻境不敵眾天庭神仙?”
陳玄想了想,說道:“此方幻境之中,眾仙道力雖均衡,道心仍有差距,是謂力有餘而心不足,是故道心不足,不能發揮全部道力,雖名均衡,實則不均。”
金蟬子再問:“倘眾仙道心均衡,何以分得高下?”
陳玄沉默片刻,答道:“道心不可均衡,若道心均衡,則天地萬物為空,為無動無靜,為無死無生,為虛妄寂滅。”
金蟬聞言大笑不已。
陳玄問道:“長老何故大笑?”
金蟬止住笑,說道:“我笑我二人,分明我是佛家弟子,卻問道力道心與你,你是道門高徒,卻以佛理答我之問,我二人表裡,誰是道,誰是佛?”
陳玄答道:“我雖是道門弟子,也僥倖破除了五毒惡業,修行皆為長生,一顆道心澄澈,道理何須分道門佛門。”
金蟬的目光投向外界鬥法的眾天仙,微微搖了搖頭:“縱使成了仙佛又如何,不也一樣打打殺殺,因果纏身,不得清淨。”
“若說修道為長生,長生求不死,不死求不滅,修至最後,無非是個不喜不怒,不死不滅的泥偶罷了,與一塊石頭何異?”
“即便如此,你還要修道求長生麼?玄鑑道長。”
說罷,金蟬子目光銳利地凝視陳玄,透過他的眼神,質問他的本心。
陳玄的目光對上那雙略有些桀驁的眸子,忽然間感覺自己的一顆道心陷入了泥沼。
金蟬此言,乃是直指修道長生本質,而陳玄六根未滿,金丹未成,還不算得道之仙,因此道心便會被他所言牽引。
金蟬子精通佛理,他卻未能精通道法,這論道一過程相比和天仙鬥法,只會更加兇險。
稍有不慎,陳玄陷入迷惘,不得解脫,便會道心盡毀。
後來若要彌補,恐怕只能棄道從釋。
而倘若棄道從釋也無法彌補道心,陳玄終其一生也堪不破心中迷障,只能最後歸於寂滅,與長生大道無緣。
坐而論道,論的既是佛法道法,也是各自修行的大道。
看來他還是小看了佛祖的二弟子,這一場坐而論道,他若想不出解答,便可以認輸了。
而且是輸掉自己辛苦修道以來,好不容易才煉化六根半數,破除五毒的一顆無瑕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