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三個遊手好閒的蟊賊姓名出身。
精壯士卒名喚張大,原是楚國逃兵,膀大腰圓,有一把子力氣,長得又滿臉絡腮鬍,端地是個行伍出身。
細痩儒生姓李,原是個江湖騙子,識得幾個字,也騙的幾個老百姓的錢財,認了張大為大哥,隱去了原來名字,就叫李二。
矮小漢子,靠偷盜為生,雖然身高不濟,卻能眼疾手快,悄無聲息偷走行人身上錢財,三人之中他排第三,就喚馬三。
這三人幾年前路過武當山,見天柱峰頂上金殿起了歹心,夜半打算盜竊頂上黃金之時,被陳玄以下品替身符和雷法嚇跑。
三兄弟下山之後,心中仍然懼怕那日雷火鍊金殿的晴天霹靂。
畢竟一個活生生的人在他們面前被劈死,還是和他們一般心懷歹心,想要盜竊金殿頂上黃金的小賊。
他們不知那是替身符,只道是因果迴圈善惡有報,又恐真武祖師哪天懲罰他們罪業,一道天雷降下,教他們三個也和那小賊一般五雷轟頂而死。
於是眾人合計商量一番,打算從此改邪歸正做個好人。
三人一路尋覓營生,來到了距離武當山千里之遙的岳陽湘陰縣。
張大體格健壯,做了水邊裝船卸貨的腳伕。
李二識得幾個字,略通數算,就在縣裡的酒樓做了個賬房先生。
馬三眼疾手快,精細伶俐,在酒樓當了跑堂夥計。
如此兩年,日子過得逐漸穩定,李二和馬三湊足了幾兩銀子,就在當地找了一戶人家說媒,給張大討了個浮樑鎮上的媳婦。
成親之後張大與張妻兩人很快育有一子一女,兒女雙全,生活美滿。
陳玄聞言微微點頭,這三兄弟心中惡念一生,便做些個搶,騙,偷的勾當,惡念消除,各憑本事,似乎也過得不錯。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真的過得不錯,何須從千里之遙的湘陰來此武當。
果不其然,那張大泣聲道:“陳道長有所不知,我那內人原是湘陰浮樑人,當地有一廟神,姓王名惡,每年要吃一對童男童女,今年恰逢我家生有一雙兒女,那廟神夜間託夢,教我於一月之內,將一雙兒女獻與他享祀……”
當年做惡人欺負好人,如今改做好人了,沒被惡人欺負,卻遇上個惡神。
真是因果輪迴,迴圈報應。
陳玄心裡卻是暗道,若是妖魔吃人童男童女也就罷了,堂堂廟神,不好好庇護百姓,反而學那妖魔,做起吃人兒女的勾當。
卻是有傷天理。
他問道:“你等有無去過城隍廟,土地廟中俱述此事?”
那城隍土地,轄理一方百姓,雖是鬼仙,卻能上奏天聽。
李二長嘆一聲道:“這些日子我們隨大哥城隍廟求了,土地廟也求了,奈何那廟神兇惡,當地人說起那廟神王惡,便是城隍老爺也要讓他三分,只教我們把大哥一雙兒女乖乖送給廟神享用。”
馬三說道:“我兄弟三人自棄惡從善,更未曾做過一件傷天害理之事,此事若是我等從前為惡的報應,落在我們三人身上,便是天雷也接著,怎奈那廟神只要大哥一雙兒女,卻是難辦!難辦!”
三兄弟尋遍四處,實在沒辦法,想起當年在武當山心生貪念,那天雷落在金殿頂上,滾下火球之事,又想起陳玄說起,真武祖師管的便是蕩魔除妖一事,這才不遠千里趕來武當山,求陳玄救那一雙兒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