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溪在西北,度過了非常難熬的一週。
飲食方面還好,因為她帶著王姨,單獨開小灶,做的都是她愛吃的。
生活上有牛麗麗,什麼瑣碎雜事都不用她操心,也還行。
但這邊屬於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常年降雨量極少,土質疏鬆,風也大,紫外線還很強,尤其三月中下旬,是沙塵暴高發期,飛機還沒落地,就見外面一片昏黃,不過下午三點過,看起來卻像是黃昏。
去往航天基地的路上,沿途看到不少剛剛發芽的楊柳。
一串串新芽,被風攪動著在浮塵中打滾,襯得那股蕭瑟之氣越發濃重幾分。
顧蘭溪上午還在杏花微雨、楊柳堆煙的江南,一下飛機,就到了這樣荒涼的大西北,那種落差感特別強烈。
再加上這邊大部分都是室外戲,還要連著拍一週,對她來講,真的是個很大的挑戰。
顧蘭溪一向敬業,不管環境多麼惡劣,都會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從不會抱怨。
因為抱怨只會滋生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會傳染,導致身邊的人狀態跟著不好。
拍戲是團體工作,其他人表現不好,她的工作肯定會受影響,不如一開始就保持好心態。
這部電影由倪冰硯名下的青硯影業牽頭,業內多家影視公司聯合出品,宣傳部還有航天局也會參與制作,雖然投資只有2億,但各方面規格都特別高。
不僅劇本需要經過層層稽核,演員需要政審,場地、道具要經過層層審批,為了儘量不影響單位正常工作,時間還只有一週。
要在規定的時間裡把戲份拍完,倪冰硯那邊壓力很大,顧蘭溪和其他演員也不輕鬆。
為了儘量減少NG次數,這些戲份在劇本圍讀的時候,就是重中之重。
因為拍廣告的緣故,昨天劇組集體做造型顧蘭溪不在,今天就在飛機上剪的齊耳頭髮。
好在隨身帶著造型師,一點也不麻煩。
到了地方,眾人放下行李,半小時之內集合,又用二十分鐘舉行過簡單的開機儀式,倪冰硯就招呼著各部門做準備了。
因為劇本里有一場沙塵暴的戲,正好趕上,可太好了!
故事發生在新中國五十年代末,由顧蘭溪飾演的女主季望舒作為公派留學生,前往大洋彼岸學習。
學成之後,其他學生有不少受不了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選擇留下來,她卻毅然回國,選擇為新中國剛剛起步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這場戲季望舒要做一個沙塵對航天氣動感測器的干擾驗證試驗,要在沙塵暴環境中,測試火箭常用氣動感測器的工作穩定性……”
劇組抵達西北,因為正在刮沙塵暴的緣故,當天就開始拍這場重頭戲。
因為要用到不少專業儀器,怕顧蘭溪操作不當,單位特意派了專家過來指導。
這些細節都是劇本上沒有的,想要演出彩,必須做得像做過千百次一樣熟練,但她卻沒有時間可以學習。
上學時做過試驗的人都知道,想要記下來一個完整的試驗,並完美的把每一步都操作出來,是很難的事情。
不少小笨蛋甚至還需要把試驗流程擺在手邊上,一邊做一邊看,生怕哪裡做錯了,操作起來自是沒有美感。
若是普通藝人,尤其那種腦子不好使的花瓶藝人,到了這裡就得跪。
但顧蘭溪腦子是公認的好使。
專家老師只講了一遍,又把試驗流程拿給她看了,她就能有模有樣的做出來。
第一組資料還測量得有點不流暢,等第二組開始,她看起來就像個老研究員了。
不得不說,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