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陳淮生和柳垂楊商定,陳淮生先單獨返回河北,一旦確定大槐山那邊情況穩定,便來接走二人回大槐山。
當陳淮生飛抵臥龍嶺時,才發現臥龍嶺這邊竟然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山中弟子數量超過四百人,但幾乎全是煉氣中段和以下的弟子,而在這邊主持大局的居然是已經築基的袁文博和煉氣八重的許悲懷二人。
李煜不在,或者說李煜已經早就返回大槐山去了。
“就你們倆負責這麼大一個臥龍嶺?”陳淮生坐在椅中,還有些不敢置信,“如果北戎人過來,你們怎麼抵擋?文博,你也才築基一重,嗯,我看,你的修行狀態還不錯,距離築基二重不遠了,但北戎人就算是來幾個築基中高段,就可以在這裡來一場大屠殺,臥龍嶺上的這點兒護山法陣根本不夠看。”
“師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袁文博已非吳下阿蒙,雖然在陳淮生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在整個大槐山中,他已經可以算是典型的少壯精銳了,就算是凌凡、許悲懷他們都對袁文博相當尊重。
“怎麼說?”陳淮生問道。
“北戎人在去年打垮了天鶴宗,天鶴宗徹底崩潰,但是他們還是有一些不願意屈服的弟子退入了衛懷道,師尊和丁師伯以及李師叔他們的勸導說服,他們也加入了我們大槐山,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堪堪抵擋得住北戎人的連續襲擾,可惡的是月廬宗這幫雜碎,他們又在西面頻頻挑釁,這分明就是與北戎人沆瀣一氣了,也幸虧幽州這邊長春道給了我們一些支援,所以我們才能堅持下來。”
袁文博口齒伶俐,三言兩語就把情況介紹了一個大概。
月廬宗與北戎人沆瀣一氣,但大槐山的合縱連橫之策也用得不錯,不但把天鶴宗殘餘人馬拉入了自家陣營,而且還引來了幽州長春道的支援。
只不過陳淮生沒想到聖火宗反而與大槐山這邊疏遠了,這固然和自己一行人出事有關,可能也還和距離太遠以及聖火宗自己也面臨著各種挑戰有關。
“長春道給予了我們很大支援,這可真沒想到,起碼在我走之前,我們和長春道並沒有太多往來。”陳淮生若有所思。
“是於師姐主動去幽州那邊對接的,很是花了一些心思才說動了長春道。”袁文博回答道:“甚至寧家也都出手過一兩次幫助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