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空間,難有進步,不如入輪迴一探?’
魏鍾立即掏出往生鏡,撥動鏡面,其上封禁立即破除。
直面鏡面,魏鍾稍感神魂顫動,被莫名之力吸引。
但好在魏鍾已經晉升太乙,這件殘缺聖物,並沒有將魏鍾直接攝魂。
“實力提升至此,也不知這往生鏡還有多少效果?”
魏鍾摸了摸額頭,心中有些困惑。
旋即在洞府之中佈下法陣,列下切勿驚擾的牌子,而後也留了一座魂鍾於外。
若是九州戰局發生變故,外界修士便可敲響此鍾,喚得魏鍾出關。
做好這一切,魏鍾才是含住青冥蓮香,徹底投入往生鏡之內。
在魏鍾進入鏡內空間後,仙界之地,一人似乎若有所感,從懷中掏出半塊圓盤,嘴裡不知在碎碎念些什麼:“總算……今日……
“老夫……混元……”
含糊不清的說辭,顯露出後者的詭異狀態。
對方隨手一拋,手中半塊圓盤立即飛出,穿過現實世界,直達仙界法則長河。
半塊圓盤在長河之上飛速遁行,不過多時便是擇定方向,投入其中一條法則河流之內,徹底隱沒身形。
不過多時,一道人影出現在長河上方,其身著金袍,渾身被一團茵茵紫氣所包裹,看不清面容。
不過其手中所託圓盤卻是熟悉,與方才那塊一般無二,恰好二者可以相合。
“又晚了一步!”
其指間綻放玄光,意欲追溯那殘缺圓盤去路,卻是被一層朦朧黑霧阻隔。
對方似乎早已習慣,悶哼一身就此轉身離開。
而在此刻,一道法則之光轟然從輪迴長河之中投射而下,所朝方向正是魏鍾所在的閉關洞府。
魏鍾神魂一顫,便是進入了一方場景之中。
腦後的刺痛,令得魏鍾從泥巴地上緩緩其身。
天空之中下著大雨,其渾身被雨水浸染,被汙泥浸透。
摸了摸後腦勺,驟然的刺痛感讓“魏鍾”發出一道“滋”聲。
其眼神之中匆忙了茫然與不解:“我這是怎麼了?“明明昨天還在上班,一覺醒來,怎麼出了屋子到這了……”
話未說完,重重記憶便是襲來,令之悶哼一聲,迅速跌倒在地。
身形在汙泥裡蜷縮,宛若深淵一般要將“魏鍾”吞噬。
而此時,魏鍾靈魂高懸,宛若旁觀者一般看著這一切。
其眼中同步顯露出與下方人影一般無二的困惑神色。
不知過了多久,“魏鍾”顫抖的身軀逐漸平和。
掙扎起身,嘴裡露出含糊不清的聲音,因為傷勢,靈魂體的魏鍾只聽到“重生”、“內鬥”等零星詞語。
緊接著“魏鍾”便是一步一踏,向外走去。
靈魂體魏鍾一路跟隨,想要看看這一世輪迴究竟是怎麼回事。
以往的輪迴世界,多半是從仙道土著開始,所謂的轉世重生,這還是第一次,勾起了魏鍾心中的無限好奇。
跟隨著“魏鍾”一路行進。
這才發現,此地乃是一片深山老林,四周只有鳥獸蟲魚之聲,別無人跡。
行進良久,“魏鍾”又飢又渴,勉強擇了一二植株吞嚥,濾了雨水止渴。
耗費一週時間,“魏鍾”才是走出這片山林。
上山打獵的獵戶見到如此狼狽之人,頓時面露驚奇:
“後生,你那裡來的?”
“魏鍾”面露警惕沒有回覆,而是雙目緊盯後者腰間行囊,腹中發出隆隆聲響。
獵戶聞此莞爾一笑,主動拿出乾糧供“魏鍾”食用。
似乎是對方的善意,讓“魏鍾”放下了警惕。
獵戶舍了今日時光,邀請“魏鍾”下山。
來到山腳,魏鍾才知道此地有了一名為石樑村的小村落。
村子不大,僅有三十來戶人,獵戶就是其中之一,獨戶光棍。
“魏鍾”隨之落腳,日後逐漸熟悉。
跟隨後者上山打獵,同時習得弓術乃至部分拳腳功夫。
時間一過二十年,獵戶年歲漸大,面容蒼老,精力大不如前。
最終唸叨著自己打了一輩子光棍,怎麼也要給“魏鍾”找個老婆。
可惜還沒等其付諸行動,便是死在了一個寒冬臘月的早晨。
“魏鍾”以“子”身份,為之盡喪。
而後才是告別鄉親父老,重新進入那深山老林之內。
這次有了獵戶傳授的經驗,憑藉著粗糙武藝以及足量補給。
“魏鍾”沒有上次下山那般狼狽,而是一路前進順遂,很快便是越過了重重山巒,抵達了自身目的所在。
撥開山林灌木,在下方見到大片屍骸,“魏鍾”面露悵然:
“仙道機緣,凡人怎能輕易得之?”
繼續前進,屍骸足足綿延數里,此地死亡人數至少有數百,身軀化作肥料,滋養老林良多。
“魏鍾”不斷前進,腳步漸緩,最終來到一處山崖面前,上方藤蔓垂落,腳尖岩石斑駁。
“魏鍾”扯了扯藤蔓,確認緊實,這才向上攀爬。
路上同樣遇見幾具屍骸,這些骸骨被藤蔓纏繞,懸掛在空中。
“魏鍾”摸索後者屍軀,見得腰牌幾枚。
腰牌色澤有異,但是其上皆是銘刻金色大字“魏”。
“不是。”
“不是。”
“還不是……”
“魏鍾”不知道在尋找些什麼,攀爬良久,終於找到一塊紅木製作的腰牌。
在其殘破衣裳之上搜尋半響,最終找到一枚黑綠的明珠。
臉上浮現出惆悵與複雜:
“瑞哥,機緣在前,何生爭端?“如今魏家百號人馬,死的只剩我一人,難道就是你之所願?”
拿走明珠,“魏鍾”喃喃一聲,這才繼續向上。
靈魂狀態下的魏鍾,始終以旁觀者看著這一切,未有與之融合。
“魏鍾”一路爬到山崖中段,搖晃著藤蔓一頭砸進山洞之內。
洞中初狹後寬,徹底步入,才知是一洞府。
洞中央白玉屍骸盤坐,身前擺放一青綠布袋,一藍白書冊。
“魏鍾”先是向著玉骸躬身一拜:“魏家三十三代弟子魏鍾見過先祖!”
而後才是拾起書冊翻動一頁:“貧道魏振嚴,兒時機緣入道……修行百年……壽盡於此……留《長生功》一部,望後人覓跡而行,尋得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