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山雲霧,瀰漫四野——
此時正值是一輪紅日將出未出之際,只在天角處能望見朦朦暈光,而近旁的萬千山峰仍舊是隱在了滾滾雲霧之中,似也在隨雲霧搖動。
自崖上看去,好似腳下便是一片無邊大海,群山萬壑都在海水中緩緩浮沉,深竟難測,叫人莫名心底發寒。
此時隨空空道人一聲開懷大笑,不遠處一個頭戴星冠,身著霓裳霞裙的年輕女子也是轉了出來,恭敬問道:
“老師可有吩咐示下?”
“無妨。”
空空道人見那女子頭頂那一朵慶雲巍峨浩大,混混沌沌,深處更隱約有一線青光如蓮搖曳。
他和藹一笑,滿意點點頭:
“你此番功行能有進益,於你於我而言都是一樁好處,不必守在這了,現在先回去打磨功行,先將境界鞏固一番罷。
三百年後,我允你再來此處聽我講述純陽大道。
對了,還有一事……”
空空道人稍一思索,又道:
“你那位胥都天的師兄近來又將自己的劫獸遣了過來,也不知是要說些什麼,你且將那頭劫獸帶來此處,然後再回返正虛天。
至於你族中的瑣事,不必多顧,專心修行便是。
過上幾日功夫,兜御天自會有人將你所需的東西送去。”
年輕女子聞言心下一喜,隨後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胥都天的師兄……莫非是那位魔師陳玉樞?”
雖是腦中剎時湧上來諸般念頭,但空空道人既有了吩咐,女子也不敢怠慢,很快便駕起一道清風,消失在了原地。
而未多久,一個穿著大紅道袍的乾瘦老猴便被女子帶至崖上。
若是陳珩在此,他當可一眼認出,這老猴便是他在唸玉中見過的那頭老猴。
自陳玉樞在那座荒僻界空裡尋得了《豢人經》後,老猴便一直是追隨在他身側。
而陳玉樞早年間能奪去陳子定性命、順利逃出虛皇天,老猴在其中也是出了大力,可謂是真的賣命了。
不過此時老猴面上神情卻不似平素時候的輕鬆從容,只見一片恭謹小心。
而在他眼角餘光瞥得崖下雲海時,更是瞳孔不由微微一縮,顯然心有餘悸。
老猴眼下所在的這方地界名為天輿山,乃是空空道人在兜御天中最常駐留的一處道場。
不過此處與其說是福地靈山,倒不若說一座險絕凶地,殺陣處處,變幻不停,稍有一步走岔,須臾便要面臨形神俱滅之災。
而在群山間徘徊不散的那些濃霧又更可怖些,叫老猴莫名有股迎上天敵的驚懼感,近乎每一根汗毛都在顫動,瘋狂在朝腦海示警。
似乎只要他一沾到那些霧氣,須臾間,便會有不忍言之事發生。
而方才若非是年輕女子以符詔分開一條通道來,親自領路,自家人知自家本事,老猴也萬不敢進來的。
不過老猴記得上次他被陳玉樞遣來兜御天時,分明還未有此物。
可如今……
“虞氏的那位?此女還真是好運道,如今都能夠在天輿山中隨意進出,看來是被老祖收為記名弟子了?也不知這是幾輩子才能修來的福分,當真叫人稱羨!”
老猴暗忖道。
此刻那年輕女子向空空道人行了一禮後便恭敬告退。
而在她影子裡,卻是隱約現出了一隻赤面黃須的長臂猿猴。
在同那猿猴對視一眼後,老猴也知他應是這虞氏女子的劫獸了。
不過未等老猴猜測這與自己出身相同的劫獸究竟是有何等能耐,空空道人聲音忽就響起,道:
“玉樞近來可好?”
“回稟老祖,好,甚好!”
老猴忙斂了心思,小心翼翼跪倒在地,在重重叩首幾合後才繼續道:
“他如今已是能將六宗氣運掌控自如,從中悟出了無窮的神妙來,且先天魔宗的玄冥五顯道君還親自出手,將玉樞那柄隨身斷劍重鑄完全,如今正封存在神御宗的胎質壁內。
只待孕育成熟,那劍便可品質提升,晉為真正的仙兵之屬了!”
空空道人聽得這話也不意外,微微一笑:
“龍角大殺劍,當年被陳象先親手摺斷的那柄劍器?此物與玉樞倒甚相契,若能晉為仙兵,玉樞也是能多出一份助力,也是好事。”
老猴連連賠笑,爾後當空空道人問起他來意時,老猴更面色肅然,將早便細細斟酌過的言語再飛速整理一番,旋即俯首道出。
不過他話只到一半,空空道人的注意便似被某物吸引了般,目光看向宇外虛空,若有所思。
老猴見狀雖是有些不明所以,但縱再給他萬顆膽子,也絕不敢擾了空空道人的興頭。
只能是硬著頭皮,繼續將剩下的話給說完……
“我明白了,既玉樞有意修行那門‘元辰祖考’,我自會傳他,至於剩下的渡厄符詔之事……”
老猴說完不久,空空道人也是移了視線,淡淡道:
“也罷,坎離道人手裡還有些餘數,前番他欠了我一個不小人情。
左右坎離道人近日是要去瘟癀宗走一趟,那便勞煩他再走一趟先天魔宗,將渡厄符詔交予玉樞之手罷。”
老猴聞言難掩欣喜。
渡厄符詔乃是劫仙老祖親自所煉,其珍貴之處已然不必多言了。
起初老猴以為空空道人會對此搖頭,無論陳玉樞還是他,心中都早已有了準備。
孰料今日前來,卻是得了個如此好訊息!
“坎離道人,這位劫仙門下近乎公認的三代首徒,竟要去瘟癀宗走一趟?我倒不記得了,坎離道人同瘟癀宗是有什麼交情了……”
老猴這時不由有些納悶。
而他又等得半晌,空空道人都未有其他吩咐示下。
這叫老猴著實有些不知所措,只能是將頭一埋,耐心等了下去。
“你可聽說過東皋子和淨藏辨積佛這兩位?”忽然,空空道人問了句。
老猴訝異張了張嘴,而不待他壓下心底疑惑,斟酌開口。
空空道人聲音又繼續響起,意味深長道:
“一個是雷部天罡應化府的府主,另一個則是自開法道的古老佛主,這兩位平素時候可少有交集,誰能想這兩位竟是鬥在了一處,也是有趣。
淨藏辨積佛倒著實有些本事,當年若不是為追逐六耳獼猴手裡的那隻六翅天蟬,我那具靈明石猴應身亦不會進入渺渺太虛。
然後心生感應,恰巧遇上了兩人決生死的那方佛國,窺破了一樁前古大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