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教化,半日足矣。姜緣明悟拜禮:“恭送伯陽先生!”
人世者為老子,姓李諱耳字伯陽,出世後當高居三十三重天兜率宮,作太上老君。
老子笑道:“此行三十三載,勞廣心隨行,誤你修行多載矣,你多年前該煉成金公,何至於今金公未成。”
姜緣說道:“為伯陽先生護法,為我之幸,若無伯陽先生昔年贈鼎,我道難走。”
老子袖袍裡手掌伸出,指定姜緣,霎時間見一紫氣沒入童兒肺府。
姜緣見肺府裡,處處通紅個爐裡,二珠之中現一錕鋼,卻是養就一身靈氣,是個寶貝,若教錕鋼燒入刀兵,定教金公威強更盛。
老子說道:“此寶助你,廣心,我去也。”
說罷。
青牛一聲哞叫,足下升個雲霞,飛舉昇天,伴那霞光萬道,紫氣迭迭,不見蹤跡。
姜緣再拜禮:“恭送老君!”
待禮畢,他轉身欲離,回家中靈臺方寸山。
他見前路忽起風沙,昏漠漠,迷人眼,魔障眾多,教他回不去。
姜緣現個黑白二魚來,取豫鼎要砸。
怎地老子在時,魔障躲藏,蹤跡不露,見老子走,方來欺他,他豈是軟柿子。
姜緣正是心中惱怒,忽有金光西方來,打散風沙,教魔障闢退,成個路來,緣是祖師作法,接童兒歸途。
姜緣叩首謝恩,沿金路行走。
……
一載路途半載歸,緣是童兒歸心切。
姜緣回靈臺方寸山,徑入斜月三星洞,行至瑤臺前,見祖師含笑於壇上等候他。
姜童兒拜祖師壇前,誠心叩首:“師父,弟子回矣!”
祖師親下高壇,扶起姜童兒,說道:“童兒,坐下便是,三十三載過,童兒修行大有長進。”
姜緣侍奉祖師同是坐下,方才接話:“師父,我之修行,蓋因伯陽先生也,昔年我至函谷關,見有賢人尹喜,其求道於伯陽先生,三拜請伯陽先生著書,我從中得些許好處,故金公將成,後走至西牛賀洲裡,歇火數載,再是煅燒,金公成矣,只待靜修。伯陽先生出世前,賜我一錕鋼,煅燒此物入金公,需些時日。”
祖師聞說,頷首笑道:“竟是這般,童兒果有福緣,此錕鋼非凡物,你金公若得此寶,必有大用!”
姜緣問道:“弟子三十三載未在師父身前侍奉,師父安好?”
祖師說道:“安好!童兒修行既是關鍵,當速去修行,教金公早成,五人歸其二。”
姜緣不依,侍奉祖師談話良久,祖師再三叮囑,方才教姜緣離去。
姜緣離了瑤臺,於三星仙洞中走動,見洞中多不少弟子,今有個十三之數,知他離去後,又有不少修行的來。
他見洞裡修行的弟子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無一不備,教洞裡熱鬧不少。
姜緣使元神來助,見十三弟子,無一心猿安定,修持正道,竟都修得旁門,弟子間與他相識,知他是大師兄,紛問他修個什麼門道,他怎能說修個金丹道,若他說修個正道,他有別人無,不得求他,他若答應,誤人誤事,他若拒絕,定生因果。
童兒便故胡謅說個‘火’字門中之道,教諸師弟猜想,他自出洞府,尋青苔石上修行。
此番一鼓作氣,金公將出。
姜緣當見他之金公,作個何等刀兵,有何效力……
新書期求追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