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拜禮說道:“師父!”
祖師問道:“大慧不去室中靜修,怎個來尋我?”大慧說道:“弟子自覺修行圓滿,功果完備,欲出山教化世人矣,望請師父恩准!”
祖師說道:“修行圓滿,當真也?”
大慧說道:“弟子如今睡功已成,休糧守谷了得,十載不食,亦無事也,弟子當得長生,悟了長生道妙。”
祖師頷首道:“既如此,你下山去矣。”
大慧聞說喜悅,朝祖師大拜,忽見姜緣,問道:“師兄何不與我一道,師弟有長生道妙與師兄共修。”
姜緣沉默良久,搖頭道:“我無福消受,師弟慢走。”
大慧嘆息,只得離去。
師徒二人坐視大慧離去洞府。
祖師坐於蒲團,問道:“童兒,今洞府弟子有誰?”
姜緣說道:“師父,今洞府弟子除我,尚有五人,我不知法號。”
祖師頷首:“五人皆修個小門道,他日下山,定生禍矣,如大慧般。”
姜緣搖頭說道:“師父,道常在矣!不聞者,非師父之過!”
祖師含笑頷首,只道教姜緣早作準備,三日後往函谷去。
姜緣應了聲,往洞府外走去。
三日後遠行,三日裡修行不可斷,金公煅燒,日日不絕,不然火滅,苦修作空。
……
三日後。
姜緣得祖師吩咐,欲下山去,往南瞻部洲去。
他下山之際,左氏子知他出行遠門,特來送行。
左氏子顫顫巍巍走到洞府前,持個包袱,說道:“上師,此等為我親身所備,是山中漿果,地裡乾糧,上師帶些,好教腹中不飢,那飢起肚裡火燒,不好受哩!”
姜緣望左氏子垂垂老矣,感嘆不已,昔年他尚見左氏子出生,撫頂受靈,教少年無病無災,今朝少年作老,滄海桑田。
他早已不食五穀,然有左氏子心意,他不得不受,接了包袱,說道:“小子有禮,左老兄若知,定是欣慰,你此物我收了。”
左氏子笑得高興,說道:“此是小子該做,年裡常見山中虎豹,高呼‘廣心’名,方得性命,小子早欠上師數命。”
姜緣問道:“你今方年老,老母不在,可悔昔年我喚你修行?若你修行,許得長生。”
左氏子搖頭:“我拙漢衣食不全,怎得修行?命有終有,命無不求。”
姜緣感嘆,大慧之心竟不如左氏子,如大慧有左氏子個心,怎個心猿這般張狂。
他再道:“安生於山間住,洞裡祖師言說,左氏一家,是安居的,定無人加害。”
說罷。
姜緣持包袱下山,他躍起十丈,連扯身形。
不消多時,他到山下來,自他下山,足下道路起金光,矚目耀眼,直通東方,當是祖師法力。
金光路上,縱西牛賀洲妖多魔眾,不敢犯也。
此作祖師護法!
姜緣轉向靈臺方寸山,倒身下拜,叩首謝恩,再是踏金光上路,此去東方函谷……
新書期求追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