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急取水一盞,遞與大仙。大仙指著水一盞,見其滿而不溢,他指定笑道:“廣心,你觀此水,滿而不溢,正應你劫數,圓滿該解。”
說罷,他念動咒語,噀一口水,噴在姜緣雙足,此水落地無痕,沾身即消,端是玄妙。
姜緣覺是元神清靈,雙足八十一竅,如得神助,魔障即消,他知此方大仙神通,遂再三拜謝。
大仙說道:“廣心,你莫急轉回三星洞,在觀中將溫養功成了,方是回去。”
姜緣盛情難卻,只得應下,他將返道房靜修溫養,大仙將他攔住,將按蒲團上。
大仙說道:“你莫急走,我方要與你說道一二。”
姜緣攙著大仙,說道:“怎說,怎說?”
大仙將那道童喚退,說道:“你與我那二童子共處有些年頭,你觀此二童子如何?”
姜緣道:“大仙卻不該問我。若教我說些差的,動了你心,不該教你錯了良徒,若教我說些好的,德不配位,豈非誤了大仙。方是大仙親眼見了,才做定論。”
大仙指定姜緣,說道:“你這廣心,果是得了菩提真傳。”
姜緣笑道:“大仙,此果真不好說。”
大仙只得作罷,說道:“你卻不知,我觀中有二三童兒,心性不定,呈口舌兇場,俗眼愚心,故我方問,此二童兒心性如何,蓋此二童子,入門不久,我尚不知其心。”
姜緣答道:“大仙,此二人有赤心。但尚需大仙親見,方是作數。”
大仙滿意,這才讓姜童兒離去。
姜緣拜禮離殿。
……
卻說道房,姜緣盤坐蒲團,一心溫養身中穴竅,今有鎮元子大仙歸來,他無需保全五莊觀,專心溫養就是,待溫養功成,方回山去。
他內觀雙足穴竅,有了大仙那一口水,穴竅易通也,溫養快上許多,他方察覺,雙足八十一穴竅,第一穴竅隱有湯煎感,此正是祖師言說,穴竅功成。
姜童兒心中暗道:“若照此情形,不消數載,溫養功成矣。”
他教溫養此步,已是心中有數。
光陰似流水,不覺五載過。
姜緣一心溫養穴竅,果不其然,五載後他溫養功成,真是個‘鼎爐藥氣藏,身中穴竅通’。
他餘交媾,九轉成丹二步未走。
此溫養乃作鋪交媾之路,此步於他甚易,待回山時,請教祖師,必是功成,
丹道,將成!姜緣心中有數,卻不急躁,他起身外出,待與大仙辭行,回方台山去。
他走出道房,見有道童牽白鹿在不遠,他走上前去,問道:“師弟,大仙可在?”
道童將白鹿遞與姜緣,說道:“家師有言,廣心師兄近年定功成歸山,卻不必與他言說,他年待師兄功成時,自有緣法見。”
姜緣聞說,心中堪嘆:“果是道門高人,率性而為,順其自然。”
他不執著當面辭別,接過白鹿,請道童替他謝過大仙,方騎白鹿歸山。
求月票,追讀。
小夥伴們覺得打鬥以西遊原著風格來的好,還是現在小說流行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