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小姐姐叫蔣詩詩,長腿小姐姐叫蕭雅。
兩人都是燕都音樂學院民樂系的大四學生,蔣詩詩擅琵琶,蕭雅彈古箏,此時兩女都在燕都民族樂團實習,跟著一個團隊在全國各地演出,上次在羊城,這次在蓉城。
“厲害,原來是音樂家!”顧昭讚道,“燕都民族樂團很厲害的!”
顧昭都不用瞭解,名字直接掛燕都,還沒有其他莫名其妙的中間詞,那必然是公家直屬,事業單位鐵飯碗。
“什麼音樂家啊,混口飯吃。”蔣詩詩搖頭道,“燕都民族樂團競爭太激烈了,我們未必能留下來。”
顧昭一邊給兩女講解,一邊和她們隨口聊天。
“小雅爺爺身體不好,小雅每到一個城市,都會到當地著名的道觀給她爺爺祈福。”蔣詩詩掰著指頭介紹,“我們已經去了燕都的白雲觀,泉城的碧霞元祠,臨城的抱朴院,還有就是羊城的元法宮和這次的青陽宮了。”
顧昭忍不住問道,“光去道觀啊?”
蔣詩詩笑道,“因為小雅的爺爺就是道士。”
“也不算道士,爺爺說他沒有傳度入門。”蕭雅插了一句。
“那也差不多了,我上次去你家,還見你爺爺穿道袍和一個老道士聊天。”蔣詩詩挽著蕭雅道。
蕭雅點點頭,然後鬆開蔣詩詩,跪在三清殿內的蒲團上,手成子午訣,恭恭敬敬的向三清祖師行跪拜禮,姿勢標準,神態虔誠。
顧昭在旁邊看著,然後就聽旁邊一聲磬響,那位敲磬的女道士看向蕭雅的目光也很柔和。
然後她的目光就轉為平淡,因為另一箇中年婦女在蕭雅身邊跪下,雙手合十。
“哇,十二金仙啊,這個我知道,有廣成子,還有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蔣詩詩小聲讚歎。
青陽宮裡三清殿最大,除了最中心的三清祖師,殿內兩側各坐著六位金身神像,正是出自《封神演義》的十二金仙。
顧昭就當講故事,將十二金仙的事蹟講給兩女,還介紹了他們的徒弟和法寶,比如廣成子的番天印啊,太乙真人的九龍神火罩之類。
別說,相對於《西遊記》中就連鎮元子都被算計,《封神演義》中的道家神仙無論是名號還是法寶,聽起來都厲害的不得了。
再參觀了鬥姥殿、玉皇殿和唐王殿,蕭雅還在玉皇殿求了一簽,三人便來到了唐王殿東面的茶園休息。
“有你導遊,比我們自己參觀道觀有意思多了。”蔣詩詩要了三份素齋,又點了一壺茶。
顧昭也不客氣,“因為我也算個在野道士。”
蔣詩詩想起了上次的事,不由打趣問道,“你有沒有再遇到女鬼?五雷符有沒有用?”
顧昭嘆了口氣,“何止女鬼啊,我還見到了一個小孩鬼和一個老頭鬼,要不是我修為還可以,說不定都掛了。”
兩女聞言都笑,蔣詩詩一本正經的道,“下次再遇到鬼,帶我一起見識見識啊,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鬼呢!”
蕭雅擔心蔣詩詩繼續戲弄下去不合適,於是轉移話題,“剛才在玉皇殿,我感覺你比那個道士解籤說的還要好。”
蕭雅和蔣詩詩剛才在玉皇殿求籤解籤,那個道士有些不太耐煩,兩句話就打發了她們,後來還是顧昭接過籤紙,幫她們講解了一番。
顧昭看著兩女手上的紙,“好多道觀都是呂祖靈籤,我記得元法宮也是,這應該是全真道的專用靈簽了,我熟的很。”
“那倒不是,我在臨城抱朴院求的籤,就是抱朴靈籤。”蕭雅說道。
顧昭看出來了,蕭雅的確對道家有些瞭解,但就和青陽宮的格調一樣,不多。
於是顧昭解釋道,“抱朴院是靈寶派的道觀,屬於正一道,他們要是敢用呂祖靈籤,應該就屬於欺師滅祖了。”
“啊?”蕭雅和蔣詩詩都不懂,“呂洞賓不是道家名人嗎?”
顧昭解釋道,“但呂洞賓是唐朝人物,算是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江南的正一道三山符籙可是從晉朝時就有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