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李德海,他是皇上身邊的大太監,但凡他出現,那必定是與皇上有關,“李公公?找我何事?”
李德海近前回稟,“啟稟公主殿下,昨兒個您說皇上的弓太沉,不趁手,是以皇上特地命人找了一把小一點的弓,更適合女子拿握。奴才奉命將弓送至絳雪軒,卻不見您,便出來找您。”
當時昭嵐也就是隨口一說,目的是想在趙啟越跟前示弱,想讓趙啟越主動來教她。誰曾想,趙啟越竟會將這句話放在心上,還送來一把弓?
昭嵐暫時猜不出皇帝的用意,但至少這對她而言是個好訊息,“皇上有心了,我這就回去欣賞皇上所賞的那把弓。”
她才抬步,又一次被秦嬤嬤攔阻,“公主尚未背誦宮規,不可擅自離開。”
昭嵐眸光一凜,“方才嬤嬤誦讀的宮規上說,皇上和皇后娘娘賞賜,必須親收謝恩,那麼我回絳雪軒謝恩,便是履行宮規吧?”
道罷昭嵐又轉向李德海,“李公公,我沒記錯吧?”
李德海頷首以應,“宮規上確實有這麼一條,公主殿下並未記錯。”
公主要謝的是皇上的恩,秦嬤嬤若是再攔,萬一李德海到皇上跟前嚼舌根,秦嬤嬤很可能會被連累。
思及此,秦嬤嬤只得就此罷休,眼睜睜的看著公主離開。
回到絳雪軒的昭嵐這才見識到那把弓,比之皇帝的那把小一些,她試了試手感,沒那麼沉,的確更順手。弓柄上鑲嵌著硨磲、珊瑚,綠松石和紅紋石等各色寶石,精美繁複,看著便賞心悅目。
李德海又補充道:“皇上說,公主若是有興致,隨時可去校場練習。不過天兒已入夏,越來越熱,公主可等清晨或是傍晚過去,以免被曬傷。”
“還是皇上考慮得周全,替我多謝皇上,我會勤加練習,不辜負皇上的教導。”隨後昭嵐給盈翠使了個眼色,盈翠拿了些碎銀,昭嵐見狀,不動聲色的上前,無視那些碎銀,直接拿了一整錠銀子給他。
李德海趕忙擺手,“此乃奴才的份內事,公主殿下萬莫客氣。”
昭嵐執意將銀子塞給他,溫聲勸道:“今兒個天熱,勞李公公走這一遭,回頭打些冰鎮的黃酒,解解乏。”
公主堅持要給,李德海若再推辭,倒顯得有些不識好歹,於是他順勢收下,謝過恩之後就此告退。
人走後,盈翠奇道:“恕奴婢多嘴,雖說咱們不缺銀子,可今後打賞不在少數,若是每個都給這麼多,時日一久,怕是吃不消啊!一開始給的多,往後若是給少了,只怕他們又會嫌棄。”
昭嵐沉吟道:“李德海不一樣,他是皇上身邊的人,我自然不能怠慢,往後寧心殿的人過來,一律賞十兩,其餘宮裡的,給碎銀即可。”
宮裡本就是看菜下碟的地兒,倒也不能怪她勢利。為了能更好的生存,昭嵐只能區別對待。
且說秦嬤嬤回去後便將此事上報給惠妃,惠妃不禁在想,李德海去得那麼及時,究竟是巧合,還是皇上有心搭救那位公主?
為驗證自己的猜測,惠妃遂又下令,讓秦嬤嬤再去一趟絳雪軒。
秦嬤嬤得令照做,去往絳雪軒,將一本宮規守則交給她,“那會子公主並未背下宮規,那便抄寫十遍,明日一早上交。”
看著桌上那本厚厚的冊子,昭嵐不由皺起了小山眉,“我多讀幾遍,會背即可,沒必要再抄寫吧?”
“此乃惠妃娘娘之令,抄寫方能加深印象,以示誠意。我家娘娘可是皇上欽點的協理六宮之人,除非公主不打算待在宮裡,否則往後您都得遵從娘娘的意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