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長生仙族從五行山喂猴開始

第62章 眼能察微,氣足如龍

聽得姜義那句“隨那娃兒心意”,林教頭眼角那一絲緊繃,終於鬆了些。

此番登門,他本是來報喜的,卻也帶了點田縣丞的託付。

無非是姜亮有沒有早早定下人家,以及姜家長輩的態度如何。

如今話已出口,意思擺明,這差事也算有了交待。

至於往後如何,那便不關他這閒人事。

三人又閒話了幾句,茶水漸涼,碗底見了底,林教頭便起了身,說要告辭。

姜義自是禮數周到,一直送他到院門口。

按著鄉里的規矩,這等喜信傳人,照理總得打發點喜錢,權作沾個口彩,也圖個吉利。

只是林教頭卻不是尋常的差人。

他是姜亮的教頭,傳藝授拳,手把手帶出來的,有半個師父的分量。

如今姜亮既搏了個出身,日後官道修遠,正是關係將近未遠之時。

若在這時遞出銀子,倒顯得生分了些,像是著急結清了這份交情,不免寒了人心。

這份情,還得留給姜亮,日後親手去還。

眼見林教頭的背影拐過村頭那道彎,姜義這才把目光收了回來。

身側的岑夫子便湊了上來,咳了一聲:“咳,實不相瞞,這樁事……還是林教頭提的。他說田縣丞頗看重姜亮,託我嘴裡帶一句,幫著搭個腔。”

姜義面上神色淡淡,也不見多少驚訝。

“說起來,那李家閨女嘛,倒也確是門好親事。”

岑夫子見他神色沉靜,不置可否,還道他心下猶疑,便又勸上一句:“你可別以為姜亮如今一甲在身,便心高氣傲,不屑舊門楣了。”

姜義其實並無此念,卻也不與他爭,只靜靜聽著。

岑夫子見他不反駁,語氣也就順勢徐徐展開了去。

“李家乃是醫理世家,祖上出過太醫令、太醫丞,那是能捧藥盒入殿、陪聖駕問脈的出身。”

“雖說隴山縣這支,只是一支旁脈,可與那正宗,卻一直來往緊密。”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語氣慢了下來,像是怕話頭太快,驚了人。

“他一家駐在這兩界交錯之地,專管羌地至涼州這一帶藥材採辦,往來所涉,無不是利路。”

“說句不中聽的,如今這地界的草木丹丸,幾乎都要過他家一手。”

他抬眼看姜義一眼,語聲也壓低了些,終是低聲道:“真要結下了這門親,有李家千絲萬縷的干係在,你家二郎往後前程……大好的路子可走。”

姜義聽得分明,卻未立時作答。

只慢條斯理地起了身,從案上摸出一封銖錢來,權作喜錢。

岑夫子瞧見了,眉頭一揚,袖子一擺,乾脆利落:

“老夫平生最煩俗務,從不收這等俗物。”

姜義也不惱,嘴角一挑,反倒笑了。

轉身去了院角雞籠前,探手一摸,撈出只膘肥毛亮的老母雞來,腳爪結實,尾羽舒展。

自然不是餵過藥渣的珍禽,只是尋常後孵的,肉緊骨硬,膘脂十足。

岑夫子接了,臉上的褶子當即笑開。

臨走時拱了拱手,又賀了句喜,拎著雞出門去了。

姜義站在門口,望著他身影走遠,面上這才展露些欣喜笑意。

良久,他目光一轉,又瞥回雞籠,裡頭還有幾隻在咕咕低叫。

挑了隻毛色最潤的,想著晚上燉一鍋熱湯,一家子也該坐坐,喝口暖的,權當慶賀。

不到半月,劉家那位高個僕從便領著果苗登門。

攏共十來株,說多不多,卻是品類各異,形貌乖張。

有那細葉淺青的,枝頭還帶點軟絨;也有通體墨綠的,連泥都未沾,枝幹上便隱隱透著靈光起伏。

就這麼一字排開,院子便像換了天地。

風一吹,隱有清氣泛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