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這鬼神體表的靈光,色澤青紫,其赫然並非只是煉罡級別的鬼神,而是處於半步元神狀態,受限於天地靈氣而未能突破成仙的存在!
“好傢伙,宮主此人,袖中財貨不少啊。”餘缺暗暗盤算著。
話說他在海外劫掠了好幾座仙宗遺留,手中也沒有撈到過一隻半步元神之魂。
一時之間,他都有種想要將黃山宮主的這鬼神,給貪墨掉的衝動。
不過餘缺還是按捺住了邪念。
他明白,黃山宮主拿出此物,應當是為了獲得半步元神級別的靈氣,好助她打破關隘、煉神昇仙。
於是在黃山宮主那又是期待、又是忐忑的目光中,餘缺遙遙朝著那半步元神一指,更是猛烈的地火煞氣升騰,並有濃郁罡風落下。
二氣相融,化作為了一方丹爐模樣,將那半步元神關押在了其中,狠狠的打磨焚燒。
但實際上,餘缺是施展了一個障眼法。
他偷偷的先將此物給拖到了眾人腳下的地心中。
在那裡,小黑葫蘆正在不斷的噴吐玄光,將紛至沓來的鬼神納入腹中,打磨成魂液,然後再反哺出來。
經過小黑葫蘆的反哺,所得的魂液落在了餘缺的內天地裡面,其便能夠輕而易舉的就被餘缺的內天地打磨成天地靈氣。
這也正是餘缺膽敢承諾眾人,一兩鬼神換一兩靈氣的緣故。
否則的話,沒有小黑葫蘆輔助,即便他的內天地再大上十倍、百倍,甚至是再給他十年時間,估計也夠嗆能將眾人的鬼神都轉化為靈氣。
天都峰上,餘缺一邊分神給眾人講道,一邊細細的操控著內天地中的化靈流程。
同時,他也在心間暗暗道:
“幸好在我突破煉罡時,內天地大變,小黑葫蘆也隱隱得了契機,和我相融得更加緊密。
否則以小黑葫蘆從前的速度,一時半會或許真運轉不過來。”
如此一心多用,雖然心神上承受了不錯壓力,但餘缺表面上,依舊是雲淡風輕、嫻靜自如。
他盤坐在法壇中,不再耽擱。
其張口講道,談及古今,論述神鬼,可謂是字字珠璣、見識不凡。
哪怕是那些原本只是貪圖餘缺靈氣的太上長老一眾,也是發現餘缺講道的內容對他們而言,算得上另闢蹊徑、啟迪不少。
並且餘缺除去講道之外,還賣弄的調和內天地當中的靈氣,讓靈氣化形,變成了朵朵仙花。
霎時間,白玉法壇上,堪稱是地湧金蓮、舌燦蓮花。
餘缺一字一句,便能在周遭引起偌大的氣機變動,震撼人心。
一時間,有太上長老心癢,對方忍住不去看自己身前的靈氣變化,而是也摻和到了餘缺的講道過程當中,開始和餘缺相互印證道理。
有了一眾太上長老的摻和,餘缺心間一猶豫,乾脆就將三日講道,給擴充到了九日,這讓黃山道宮上下,更是歡喜不已。
只不過,即便餘缺等人,有意識的照顧著底下弟子們,將講道內容講述的儘量淺顯,但隨著講道內容的深入,眾多弟子都是痛並快樂著。
他們都知道諸多長老所講,乃是往日裡的不傳之秘,即便是自家師父也是難以涉及。
但以眾人的修為境界,一時間都是聽得懵懵懂懂,但是又不敢放過。
於是眾多弟子只能強行運轉心神,將餘缺等人的講道內容給強行的記在心中,以供之後修煉時,再慢慢參悟。
時間流逝。
短短九日中,偌大的黃山道宮,所有門人子弟都匯聚在天都峰上,再無一人在外值守,僅有鬼神打理內外。
如此空虛的黃山道宮,卻沒有一個外人敢跨入山門。
只因天都峰上那踴躍的靈光、氣息,比之前幾日要更加的璀璨,便是三萬裡開外,也能讓眺望此處的仙家們瞧見。
外宮仙家道脈,對於黃山中發生的場景,全都是羨慕、忌憚不已。
特別是隱約判斷出了黃山道宮中人,全都在獲得大好處之後,可把他們羨慕壞了。
可以說,餘缺現在正在以一己之力,拔擢整個黃山道宮的底蘊,並助力黃山宮主等人晉升成仙!
其中,他的師父黃歸山和鍊度峰主兩人都在現場,因為餘缺和宮主等人論道的緣故,再加上餘缺暗暗分潤給兩人的黃山氣運。
黃歸山和鍊度峰主都是得到了脫胎換骨般的好處。
只等聽了這一番講道,兩人回去好消化一番,能否成仙還尚未可知,但定然是能彌補根基,打破原有的桎梏。
此外,餘缺的叔父叔母、兩個堂妹,同樣是獲得了難以想象的好處,堪稱是一人得道、全家受益。
只不過在天都峰上,最為高興的人等,並非是餘缺的師父親朋,也不是黃山宮主等人,更不是過萬的黃山弟子長老。
其最高興狂喜之輩,乃是那些前來觀禮的宮外之人。
彼輩同處在天都峰上,餘缺並未小氣的區別對待,一視同仁的也將彼輩拿出來魂魄,轉化為了靈氣。
白蹭到了黃山道宮中的大機緣,這夥人在驚喜之餘,不由的便生出了想要舉家來投,直接併入黃山道宮的念頭。
“這等背棄祖宗的想法,豈是我等能做的。”
“哈哈,黃山道宮富貴在即,快快傳音回去,讓族中上下趕緊做好搬遷黃山的準備!”
宮外觀禮之人中,有人羞愧、有人心動,甚至有人當即就付出了實際行動,生怕晚了片刻,便錯過了攀龍附鳳的大好機會。
九日中,餘缺祭天講道的波瀾,不斷擴散。
不止周遭數萬裡地域有所影響,整個中土,都因為他的祭天講道而動盪了一番。
許多道脈都點派人員,將要不遠萬里的趕來黃山取經。
甚至那些從“真仙島”中飛來的海外修士,他們聽聞中土竟然有元神仙人冒出了,也都紛紛朝著黃山聚攏而來,企圖打探訊息。
百萬裡地域,唯有香火一朝的帝都道脈所在,其對黃山中的變故並無表示,恍若未聞一般。
而餘缺在黃山中,九日講道完畢後,便消失在了眾人眼中,對外稱要閉關消化一番。
不過實際上,他並未走入靜室,而是來到了一方他熟悉的地域。
此地名為九龍瀑,古之仙園,今之秘境。
餘缺來此,便是要將之餐食入腹,化為己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