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厚和柳芸大婚之後,徐家的生活又重歸平靜。
在徐忠澈能煉製出三合丹、又得到上品靈器陰陽乾坤爐後,徐家的發展速度再次上升一個臺階。
汝安山的靈地範圍很大,其中種滿了靈植,不留一片空閒區域。
然而徐家佔據汝安山的時間太短了,絕大部分的靈植都剛長成,遠遠達不到煉丹的年份。
煉製三合丹的那三種主藥靈植,更是要求達到兩百年以上的年份。
那三種主藥,是二階靈植。
徐忠澈煉三合丹用的那些二階靈植,都是徐福貴用法術助長、在短時間內增加年份。
幸好徐福貴晉升築基,其功法《仙農築元功》對靈植的助長效果比《靈農練氣訣》更好。
每隔一兩個月時間,徐福貴就能滋養出幾株兩百年份的龍鬚草、鳳尾花和虎睛果,交給徐忠澈煉製三合丹。
徐忠澈除了煉製三合丹,那些一品靈丹譬如補氣丹、益氣丹之類的依舊每天煉製。
此外,他在家族中挑選有煉丹資質的族人,開始為家族培養煉丹師。
時間在徐家的穩步發展中流逝。
————
幾個月後。
徐忠淮從忠澈手中又拿到兩顆三合丹。
一顆三合丹交給百里家族抵賬,還餘下一顆三合丹。
這顆三合丹,他準備交給徐家目前唯一的真靈根族人:徐義清。
三年前徐義清當仙官,被派到汝安山旁邊的常月縣任職山林監監長。
當時他剛達到練氣九層,如今他是練氣圓滿的修為。
“爺爺,你喚我有事?”
徐義清不知道忠淮喚他前來何事。
“義清,你半年前就練氣圓滿了,可有突破的打算?”
“我做了半年的準備,近日正打算閉關嘗試衝擊瓶頸。”
徐義清還年輕得很,加上真靈根的資質,他這三年來沒有使用靈石和靈丹等額外資源,僅僅靠著汝安山這二階靈地修煉到練氣圓滿。
以他真靈根的修仙資質,哪怕沒有築基丹、三合丹之類的丹藥輔助,也有一定的機會突破至築基境。
“為保萬無一失,給你一顆三合丹吧。但這三合丹不能憑白給你,你的功勞還不夠從家族領取一顆三合丹,你積攢有多少靈石?”
徐忠淮擔心徐義清若是突破失敗,憑白耽誤了時間。
以徐義清的年齡和資質,肯定是越早突破築基境越好,這樣未來的成就才會更高。若是不使用三合丹,閉關突破失敗,會憑白浪費大量的時間。
輕則浪費半年一年的時間重新調整狀態,重則損傷根基、需要三五年的時間休養。
但三合丹不能就這樣給徐義清。
這是徐家的家族資源。
徐忠淮儘管是義清的親爺爺,可他不能對族人有遠近親疏的區別對待,必須一視同仁、鐵面無私。
“爺爺,我總共有五百多靈石。”
徐義清平時用不上靈石,這五百多靈石是他這三年來當仙官的俸祿和福利積攢起來才好不容易攢下的。
“五百多靈石…再問你爹要點,我再給你補一些,還不夠的話就先記賬欠著,是你欠家族的靈石,得還。”
徐忠淮心中盤算著。
“好吧。”
徐義清點頭。若是有一顆三合丹,他晉升築基肯定是十拿九穩。
他拿到三合丹,當即閉關調整狀態。
幾日後開始突破瓶頸。
他的築基功法,是他半年前以仙官身份在朝廷購買的,喚作《三千寒冰功》。
從朝廷官方購買的功法,除了不能外傳,絕對是物美價廉、品質上等的功法。
又過了兩天,徐義清成功突破,晉升築基境!
他第一時間前往郡衙登記。
築基仙官,和練氣期仙官享受的待遇不一樣。
晉升築基後,俸祿會隨之提升,郡衙還會重新給他安排職位。
————
從古南城到垣黎郡的遙遠途中。
兩位築基大修士正在不緊不慢地飛行。
正是三年前到古南城參加府衙仙官選拔的樊天麟和楊真。
然而二人的實際身份,是巫馬家族的族人、奪舍了二人。
樊天麟,真實身份是巫馬家族第二強者、金丹後期巫馬伯毅的孫子:巫馬辰陽。
楊真,真實身份是巫馬昊仟,其太爺爺同樣是巫馬家族的金丹真人。
奪舍他人身軀、霸佔他人靈根,從表面上極為不光彩,可是這個“機會”也不是誰都有資格得到的。
二人原本在巫馬家族中都是沒有靈根的凡人,但都有厲害的直系長輩。
樊天麟現在是築基三層。
三年前他練氣九層。
三年時間從練氣九層到築基三層,如此突飛猛進的提升速度,哪怕樊天麟有地靈根的天賦也極為誇張。
要知道徐孝厚當年從築基一層到築基三層,用了三十年的時間。
樊天麟不僅是地靈根,背後有作為鎮南府最頂流家族的巫馬家族,實力提升當然極快。
他明面上和巫馬家族沒有關係,可巫馬伯毅等少數的族人知曉他的身份,會不遺餘力給他提供資源。
楊真現在是築基二層。
他的修為比樊天麟低,可他三年前報名參加仙官選拔的時候,只是練氣二層。
三年時間,哪怕對於凡人來說也不算久,可二人的境界修為和身份地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昊仟,這是咱們第一次回家探親,你說若是被發現了怎麼辦?”
二人第一次回家探親。
對於二人來說是一次考驗,因為他們是奪舍了那些人的族人。
“噓~~”
聽到樊天麟叫自己的真名,楊真心驚肉跳,這三年他已經習慣了“楊真”的身份,極少有人在他面前喚他的真名。
“天麟,以後務必喚我楊真的名字。”
儘管二人此時在空中御氣飛行,周圍不可能有人聽到,可楊真還是壓低了聲音。
見樊天麟擔憂,他寬慰道:“三年了,咱倆都從練氣期晉升築基境,又有府衙仙官的身份,氣質和習慣發生改變實屬正常。
再說,從十六歲到現在十九歲快二十歲,正是變化最大的時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