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大道祖

第374章 登山,故友蹤跡(4000)

嗡~

帝劍輕顫,暴射而出,劍氣橫貫天地,璀璨異常。

狂風吹拂,赤袍翻飛,烏髮亂舞動,說不出的灑脫自在。

法言望著那立身前方的赤影,望著遼闊山河飛逝,紅唇勾勒,笑容明媚。

這般歸途,比自身所想更加有趣。

她很期待之後的路程。

歲月流逝,轉瞬間,已是十日後。

縱橫長空的帝劍,緩緩停下,散去劍氣。

張元燭、法言、法定三人立身於大地,仰頭上望。

一座無法形容的崖壁映入眼簾,竭力遠望,亦看不見盡頭,看不清邊際,唯有一片鬱鬱蔥蔥次草木,佈滿崖壁下方。

“青木山,逝川平原中唯一稱得上‘山’的風景。”

法言感慨,雙臂自然垂落。

張元燭重瞳深邃,相比於古崖山,這座‘山’矮上一截,但是靈氣、風景好上太多。

他依舊記得,當初攀登古崖山,法力、氣血、靈識盡皆壓制,只能憑藉肉身攀登。

而青木‘山’顯然沒有這般禁制。

張元燭打量著崖壁前一道道升起、下落的虹光。

有駕馭法器的修士、有乘坐戰船的宗門弟子、還有奢華莊重的宮殿,道道虹光交織,好似天河一般,自崖壁垂落。

絢麗而繁華。

“於此停歇一夜,明日登山。”

張元燭輕語,衣袖甩動。

一方方陣盤飛出,分立四方,迸發道道光輝,進而交織,化作了一方大陣。

隨即,盤膝坐下,自懷中拿出玉書翻看起來。

法言坐在青年對面,雙手合十,低誦經文,周身散發淡淡佛光。

至於法定,略顯擔憂的望著師妹。

遲疑片刻,終究沒有打擾,盤坐在陣法邊緣,不言不語。

一時間,大陣祥和而平靜。

隨著時間流逝,夜幕降臨,法言周身佛光散去,誦經聲消失,一雙眸子抬起,望著青年:

“道兄,是否調息完成?”

張元燭目光自玉書中收回,看向了女子:

“已經調息完成,道友有何疑惑?”

“只是好奇,我們為何要行走於這條道路,登上青木‘山’,終究有些多餘了。”

法言開口詢問。

他們完全可以繞開這座‘山’,自其它道路前行,必然會更加安全,節省時間。

張元燭默然,將掌中玉書放在一旁:

“為了一位故人,我感知到她身處此山之中,需要看上一眼,確認無事。”

“故人,道兄在正道竟然也有故人,倒是出乎意料。”

法言面露驚愕。

這確實是她未想到的緣由。

隨即,好似不經意間詢問出聲:

“不知這位故人,是那位天驕神女,竟然讓道兄這樣的人,跨越山河而至。”

張元燭雙臂平放於膝,似乎明悟了什麼,直言:

“一位真正的道友,逝去前囑託之人,讓我進行照看。”

“雖然已經完成諾言,但既然至此,還是看上一眼,確認安危。”

“道兄重情多義。”

女子輕嘆。

決絕而果斷,重情而多義,這樣的近乎相反的性格,卻在一人身上完美體現。

“遵循本心罷了,算不得什麼。”

“於我等而言,最重要的還是修行,求得大道。”

青年自地上拿起玉書,再次翻看了起來。

“我翻閱經文,體會道經,感悟雷法,不知可否與道友探討一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有可能,自然想要與眼前這位佛門弟子論道一次。

聞言,法定神情輕鬆,合十的雙掌,緩緩放下,做出鬆懈姿態。

“道兄所邀,求之不得。”

輕笑聲中,女子直接闡述起了修行以來,觀看佛經、體悟大道,帶來的感觸。

“刻刀落處本無相,肩頭佛文百萬重,應無所往生心時,方見佛陀落於”

張元燭神情鄭重,仔細聆聽,在法言聲音落下後,開始闡述自身修行感悟。

一赤一黑,一旁門一正道,兩人相對而坐,於此刻毫無保留,進行交談。

智慧於此刻碰撞,道與道於此刻交織。

兩人皆是聰慧之人,幾句交談,便會有不同感悟。

從夜幕到清晨,又從清晨到夜色,兩人盡皆沉浸在論道之中,忘記了登山之事。

直到第三日凌晨,大日初升,金輝穿過陣法灑落。

張元燭才停下交流,立身而起:

“數日論道受益匪淺,不過該結束了。”

“聽從道兄之言。”

法言緩緩起身,雙手合十,神情平和。

此刻,一旁始終不言不語的法定,也站起身來,走到了法言身側,輕語:

“師妹、道兄,我們確實該走了,不能在青陽齋之地久待。”

“好。”

青年頷首。

手掌探出,輕輕一招。

大陣撤去,一方方陣盤,自周邊飛出,飄入儲物袋內。

待到佈陣材料收回,張元燭手掌落後,一拍帝劍。

咻!

長劍橫空,鋒芒畢露,流轉著縷縷劍氣。

青年一躍而上,俯看向下:

“來,帶你們衝上青木山巔。”

話語飄落,兩道倩影化虹而至,降落於劍身。

張元燭立身劍尖,昂首上望,望著看不見盡頭的崖壁,腳掌輕跺。

轟隆!

劍氣沖霄,劍光刺目,瞬息間橫貫數百里長空,登山而去。

一道道目光投注而至,一道道虹光自覺退避。

劍光速度極快,一路攀登,不過兩個日夜輪轉,便登上了崖壁。

霎時間.

轟~

靈氣如狂風般席捲而來,掀起衣袍,吹拂烏髮。

張元燭臉龐浮現認真,感知著周邊靈氣,眼神中閃過一絲驚愕。

這樣的靈氣濃度,完全可以與灼陽道脈主脈相提並論,而這還是青木山上平常一處地界。

如果他收集的資訊沒有錯誤,青木山遼闊,佔據方圓數百萬裡。

“窮鄉僻壤,原來是這樣嗎?”

張元燭喃喃自語。

與逝川平原相比,古崖山確實稱得上苦寒之地,讓正道諸宗看不上眼,不願停留。

片刻後,青年注意自四周靈氣收回,他看向了前方。

一座浩大城池映入眼簾,佔據數千裡河大地,探入雲層。

各色虹光自蒼宇落下進出其中,宛若噴泉一般永不停歇,城門之處,百里人流,徐徐推進。

論道聲、嬉鬧聲、大笑聲,不斷傳入耳中。

好一處繁華盛景!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