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燭腳步微頓,詫異的看了眼法言,隨即笑了笑,並未言語。
手掌一翻,將寶石收起,繼續向前。
之後,三人遊歷仙城,融入紅塵,見識了種種奇異風景。
直至皎月落幕,大日初升,一縷晨曦照破昏暗。
張元燭、法言、法定才結束這場遊玩,租用洞府,開始修行,等待著秘境的開啟。
房間寬闊,佈滿紋路,靈氣宛若雲霧般,在房間中飄蕩。
張元燭盤膝於房間中央,手掌輕拍腰間袋子。
咻!
一道黃影閃過,牛犢大小的犬妖,出現在赤影身前。
“汪汪~”
大黃有些委屈的叫了幾聲,隨即狗頭朝下,親暱的摩擦著道主衣袍。
張元燭手掌探出,摸了摸狗頭,眼中閃過一絲歉意。
自從踏入逝川平原,大黃就沒有離開過妖寵袋,一直修行。
“大黃,我有一事需要你的幫助。”
“汪~”
一聲低吼,獸軀崩緊。
“道主請說,拼上所有,也不會讓主人失望。”
大黃心神劇震,緊接著便是由內到外開心。
它被需要了!
張元燭神情認真,手掌自狗頭上抬起,一方通體青色的陣盤浮現於掌心。
另一隻手掌,自懷中取出蘊含著莫名氣息的符篆,貼在了陣盤上。
一剎那,屬於陣盤的氣機徹底收斂,沒有一絲洩露。
手掌伸出,將陣盤放在大黃面前:
“大黃,這方陣盤,我使用歸藏符(金丹符篆)遮掩,縱使金丹真君也會忽視。”
“我需要你帶著這方陣盤,跨越十萬裡河山,將其掩埋於青陽齋山門之下。”
話語飄蕩之間,一道道流光自儲物袋中飛出。
有翠綠玉簡,有一張張繚繞雷霆的符篆,還有一瓶瓶丹藥。
張元燭指著懸浮身前的物品:
“玉簡中記載了青陽齋方位,符篆我親自銘刻、能夠斬殺初入凝煞境的生靈,玉瓶中盡是療傷丹藥。”
“縱使如此多手段,此行依舊危險,汝要小心行事。”
由金丹真君佈置的羅網,一層層束博而下,不斷勒緊,讓他按照固定道路前行。
而現在.
和尚不可信!
滿城商會,也不可信!
唯有大黃,自幼年相識,一起成長,相伴至今,可以作為託付。
“道主,大黃一定會完成你的託付,所有敵人都該死去。”
犬妖利齒外露,猙獰中帶上殺意。
幾句交談,它自然也感到了道主面對的壓迫。
張元燭輕笑,拍了拍狗頭。
隨即,將一件件靈物放入大黃脖頸處、皮毛下的儲物袋內。
“一切以自身為重,若事不可為,活著回來就行。”
“道主我,還有很多手段,可以擊敗敵手。”
待到靈物盡皆放入儲物袋。
青年手掌翻動,一枚晶瑩剔透、美奐絕倫的寶石,出現在掌心。
大黃有些痴迷的望著主人掌中寶石,它自幼便喜歡這些晶瑩、明亮之物。
張元燭嘴角含笑,五指輕握夢瑩石,一絲絲粉末滑落,飄散於空中。
數個呼吸之後,五指攤開,露出了一枚晶瑩無暇的鈴鐺。
手掌輕輕晃盪,鈴鐺發出悅耳聲音。
張元燭手掌伸出,將鈴鐺戴在了大黃脖子處:
“一路平安!”
下一剎那,一人一狗已經消失在了房間。
不過一盞茶功夫,張元燭再次出現,盤坐於蒲團。
他眼神冰冷,好似萬年寒冰,殺機刺骨,喃喃自語:
“祈禱吧,祈禱我此生踏足不了金丹境,否則將清算所有。”
青年取出隕雷石放於腹部,重瞳閉合,一縷縷雷霆自腹部迸發,增進著修為。
時間流逝,雷霆漸漸暗淡,整個房間陷入了昏暗。
一聲低語,在黑暗中傳出。
“世間汙穢,讓人厭惡!”
時間若流水,眨眼間已是過去了兩日。
夜色深沉,微風吹拂。
渾身籠罩於雲霧,面戴青鸞面具的身影,停留在一棟閣樓前。
張元燭抬頭,望向閣樓的牌匾,‘迎春樓’三字出現在視野中。
‘選擇此地為私下交易場所嗎?’
青年心中輕語,步入閣樓。
轟!
輕紗飄舞,胭脂氣瀰漫,女子嬌笑、嬉鬧聲傳入耳中。
張元燭眉間輕皺,掃視四方。
紅塵妖嬈,美女如雲。
有豔麗動人的女子,身穿紅紗,舞姿妙曼。
亦有神情冰冷的女子,站在樓層之上,垂目而下,注視著不斷進來的客人。
有少女、美婦、熱情奔放、冷若寒霜、女道,各種模樣的女子,在此處都能找到。
‘果然是這般地界,與自己想象的並無差別。’
張元燭面露無奈,邁步向前,越過一位位美麗倩影。
“這位公子,來此何干,奴家也好安排一番。”
嬌柔的聲音中,一道穿著暴露的美豔婦人,快步來到了青年身旁,面露嬌羞。
張元燭沒有遲疑,直接取出空玉給予的令牌:
“帶路吧!”
霎時間,美婦笑容散去,化為了平靜,輕語:
“原來是參加交易的大人物,前輩請隨我來吧。”
婦人轉身,向著樓梯走去。
張元燭緊隨其後,拾階而上。
兩人一路向上,越過一位位美豔麗人,直入九層閣樓。
穿著暴露的美婦,走在前方,扭動之間,帶著奇異的魅力。
塔!
婦人停在一扇青銅門前,紅唇鮮豔:
“這裡便是私下交易之地,前輩可以進去。”
轉身,向後離去,路過青年時,聲音變得輕柔嫵媚:
“交易會結束,迎春閣內,前輩可以隨意挑選一位姑娘共度春宵。”
張元燭只是漠然的望了一眼婦人,就邁步來到青銅門前。
手掌伸出,發力。
嘎吱!
大門推開,邁步而入。
房間內的環境,映入眼簾。
燭火搖曳,光輝暗淡,青銅長桌擺放中央,十二張青銅御座,分列兩側。
古老而滄桑,帶著歲月的痕跡。
青銅御座,已然坐下八道身影,每一道都模糊朦朧,動用手段,遮掩身份。
此刻,隨著青年到來,一雙雙目光投注而至。
張元燭面具下的臉龐平靜而無波瀾。
他無視各異目光,走到靠後的青銅御座前,緩緩坐下。
雙手抬起,撐著下顎,掃視諸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