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青陽的大方痛快讓時通玄和程心瞻喜出望外,再三道謝之後,便離開了陽明山,返回豫章。
“祖師,山門已定,宗名想好了嗎?”
路上,程心瞻笑著跟時通玄說著話。
時通玄點了點頭,
“早就想好了,《道德經》雲:「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這些死而復生的陰屍,似人非人,似物非物,更是了斷前塵,無親無故,又可謂是棄人、棄物。我雖凡修,但久聞聖人言,法聖人事,如今開山立派,也是為了救這些棄人棄物。
“所以,便法聖人言行,教名便取經典中的「襲明」二字,稱作襲明派吧。教義即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程心瞻念叨了兩遍,點了點頭,說道,
“祖師德高學富,這教名和教義念著順口,立意也高。”
時通玄笑道,
“少拍馬屁,咱們說好的,我當教主,你當副教主,到時候可別耍賴。”
程心瞻苦笑,說道,
“祖師和掌教不再考慮考慮嗎,我這個年紀,當山主和經師已經是驚世駭俗了,當什麼副教主?”
時通玄聞言一樂,說,
“只是下宗的副教主,你怕什麼,剛好崀山建教從無到有,你也跟著學學管教事務,練練手,為主宗副掌教之職練練手。
“再說了,這檔子事還是你提出來的,我這一大把年紀還跟你出來闖蕩,莫不成你還想當甩手掌櫃?”
程心瞻有些無奈,知道拒絕肯定是沒戲了,於是又問起了另一個問題,
“祖師,您離山後,副掌教職位由誰接替呢?”
宗裡原先一共四位副教主,各管一攤子事,維持宗門的運轉。後來出了人參果的事,祖師偷懶,卸了純陽殿副教主,自請看守五府山,讓董教主一個人統管蓮花福地八脈。
但隨即,龍虎山鈐印一事東窗事發,路教主被送去了洞天洗滌元神,於是祖師又被提出來管玉京峰。再後來,董教主又出庾陽鎮守飛霞山,於是,祖師又回到福地平頂山,兼領純陽與元陰,由蘇教主兼領玉京與神女。
現在一共就兩位副教主,要是祖師再走,難不成還要讓蘇教主兼任四職?
時通玄聞言笑了笑,說,
“你忘了魁元帥已經出關了嗎?掌教豈會讓他老人家閒下來?”
哦,是,魁元帥出關了。程心瞻反應過來。
祖孫兩說著話,很快就到了豫章,隨即便分道揚鑣。時通玄往三清山走,既然道場已定,那就要通知玉虛峰和霓山的人先過去梳理山脈和地氣了。程心瞻則是往贛南去,建派在即,人手還是有些稀缺。
————
贛南群山起伏,雲霧繚繞,因為已經來過一次,所以他輕車熟路便找上了門,來到一處山勢形似九龍脊的地方,落到九龍爭珠處。
正是贛南風水四大家的「青巒村」。
而這一次,並沒有再發生像上一次那樣在門前自表身份的情況,青巒村前值守的人在看見程心瞻過來的第一時間便敲響了村口的金鑼,然後迅速迎了上來,恭謹行禮,口稱,
“見過廣法先生。”
程心瞻點頭回禮,說道,
“貧道來找四位家主商量些事。”
那人馬上回道,
“先生請,四位家主早有交代,只要您來了,便請入楊公祠,四位家主馬上就到。”
程心瞻笑著說好。
而實際上,在他進村後,還沒等到走進楊公祠,四位家主和幾個位高權重的族老已經來迎了。
一陣恭維寒暄且不多表,幾人坐下後程心瞻說明來意,他笑道,
“此番前來,還是有事要請諸位幫忙。”
程心瞻此話一出,這些個家主族老臉上又是抑制不住的狂喜,他們清楚的知道,上一次先生前來說請幫忙的時候,青巒村到底佔了多大的便宜。
“請先生降諭。”
這些人一齊起身,異口同聲說。
程心瞻讓他們坐下,說,
“是這樣,我家祖師,也是明治山的第二十二代山主,如今山門的純陽殿兼領元陰殿副教主,通玄道長,準備在山外再建道場,開宗立派了。”
聽到這樣重大的訊息,四大家的人自然是震驚非常,並紛紛拱手道喜,同時眼中也流露出一絲疑惑。既然是三清分宗,四境稱祖,那就是衝著世宗大派去的,這種事,還有什麼是需要自家幫忙的?如果只是觀禮,也不必廣法先生親自跑一趟吧?
他們靜待下文。
程心瞻則繼續道,
“這次祖師將會在三湘崀山立教,以「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為教義,傳授陰陽大道,並會收容和教化世間向善之陰屍。
四大家的人面面相覷,眼中的疑惑又變成了驚訝,沒想到仙宗要建立的竟然是一個是陰屍之宗。
程心瞻看出了他們的神色變化,但依舊不緊不慢道,
“立此大教本初之意在於救人救物,勸導矇昧殭屍向善,意在解除陰屍之亂,開創正道未有之先河。
“但是,孤陰不長,獨陽不生,教中也不可能只收陰屍為徒,人、妖、精、鬼、怪,都在山門之列,且有教無類,地位等同,世間心向陰陽大道的修家皆可入宗學法。”
“不過,建教平地樓臺,經緯萬端,需要有志同道合之士共襄大業。尤其是在建教之初,更需要一批熟悉陰屍且並不厭棄陰屍的人,作為建教的根底,承擔降伏惡屍、規勸野屍以及教導新屍的重任。
“不知四大家的子弟們,可想承擔這個重任,能否承擔這個重任?””
程心瞻說清楚了自己的來意,說完之後,他便靜靜看著面前這些四大家的主事人。
他對四大家的印象是極為不錯的,既有明治山俗家外脈的原因,也是因為四大家在上次普渡天鞘山一役中表現的可圈可點,所以他這次又來了。
建教當然不是一件動動嘴皮子就能成的事,尤其是程心瞻想要讓新生的襲明派快速對三尸教產生威脅,解三湘屍禍,那麼這就不是一件慢慢來的事。
而想要快,無非就是實力和人手了。
實力為尊這件事,在哪都說得通,要是隨隨便便一個人,隨隨便便找個地方,說自己立教了,要教化陰屍,那人家只當是個笑話。
即便是程心瞻自己來當教主,那也不行,三境建教,境界擺在這,甚至連建教時的廣佈宣言都無法覆傳一地,這就決定了只會是侷限於一隅的小門小戶,連大派都稱不上。
這樣的情況又如何指望截流三尸教,使得天下陰屍自主來投呢?難不成全靠抓?如此一來建教就沒有意義了。
建教的目的在於,使得心存善念的高境屍修奔走相告、自主來投。只有心智低下的低境矇昧殭屍,才是需要抓來山中,再輔以教化的。
想要實現前者,需要的是實力,需要境界高深、聲名遠揚的大修士建教。而想要實現後者,那在建教的初期就需要一定的基本人手,總不能指望開派大修士四處去抓剛啟靈的小殭屍去。
但好在,想要做這件事的程心瞻不是山野散修,不是孤家寡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