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張貴既然連皇帝都能愚弄,又怎會在意其他人。
隨手把書信丟在石桌上,細細讀起了邸報來。
其實這方世界的貴人們相比所處的時代,已經算是非常重視資訊傳播的及時性了。
但相比張貴上一世網路時代,新聞事件發生後即刻發生馬上報道的效率,還是差了不止一籌。
距離邸報頭版的重要訊息已經過去了整整七日。
內容是:刑部清吏司密查明宋南國從四品到九品;囊括軍鎮、軍府、團結兵;
總共二十四名統兵官、一百七十五名武將,數以千計兵卒。
趁著朝廷國戰失利的機會,勾結北疆亂民陰謀叛國。
張貴雖然在官場沒什麼耳目,但掌握著一處每天往來客商成百上千的開埠碼頭。
甭管多麼機密的訊息,都不至於一無所知。
可即便現在從官方渠道進行了解,還要感覺不合常理。
“軍鎮、軍府算是一家,但裡面的統兵官又不相同。
除非打仗或者平亂,軍府就不應該有統兵官存在。
還有團結兵就不用說了。
和軍府、軍鎮根本就不是一個體系。
當初我在芝海寨可是幾個月都沒見軍府的一根毛。
軍鎮的人更是從根上起就不認識半個。
難道邸報上所有被牽連的團結兵,都是像我以前,被類似雙湖容家的豪強敵視的狂徒。
可南國兵將又是怎麼跟北疆亂民聯絡到一起的呢?難道完全是一鍋亂燉。
編都不編勻乎,就上朝廷的邸報嗎?”
張貴越看越摸不著頭緒。
不過最後還是把邸報仔細的收了起來。
打算存起來,等以後連起來讀,看能不能激發出靈感。
就在這時,有值星親兵前來稟告。
“將軍,有位自稱您在龍門泊…”
“快,快,有請,不,我親自去接。”
張貴聽到‘龍門泊’三個字,便猜出了來者是誰。
‘噌’一下蹦了起來,小跑著出了後院。
不一會同楚團團一起回了涼亭。
井拔涼水配沙瓤大西瓜。
張貴一邊親自忙乎,一邊笑嘻嘻的道:“漿果沒了。
西瓜下來了。
同樣水多,汁甜。
想必也合團團兄的口味的。
其實我從燕京回來就盤算著什麼時候去謝你。
可這次本來只是想著化解災厄,隨便能不能升個半品、一品的。
結果,你也知道了。
這下短時間內在四陽郡亂晃的話,走到那都惹眼。
我怕去謝你,別再給你帶來麻煩,就沒敢去。
想著時過境遷了再說。
沒想到你竟然主動尋來了。
這必然是有事讓我幫忙。
沒說的,全力以赴,四字而已。”
楚團團聞言啞然失笑,“既然我什麼都沒說,你就先答應下來了。
那就請三天後的正午時分去龍門泊一趟。
赴我們‘龍門通埠局’大首領太監王石童公公的酒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