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關卡,有的人一朝悟,有的人枯坐千年空悲切,多少英傑嘔血逝去,幾多紅顏白了首,化作骨。天斬人道,若不能明悟,即便有大毅力,勤苦修行亦無用,一堵就是一生。
很多人將之理解為斬自己一刀,斬去心中的念,斬盡、斬淨,斬出自己的道。
但對於穿越而來的王洪武而言,他也有另一種體悟,斬道斬道,其實更像是斬我,斬去逝我,堅定求道之心。
故而結合他的領悟,斬道三大天關,其實就是最直白的本我三問,即: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
這三個關隘層層遞進,代表了對自己的認識的三個層面,恰好和斬道認清自己,開創自己路的定位相符合,本質上是求真我、求道。
盤坐在太陽中,仙氣繞體而行,王洪武沉靜了下來,他的意識潛入心底,開始觸及那道斬道天塹。
每個人直面這一關時的遭遇、感悟都不相同。
他所見到的,是三座天關。
每一座都聳立在無窮高處,巍峨宏大,烙印著不同的圖紋。
第一座天關是一張人臉,但是沒有五官,充滿了一種茫然與空洞的感覺。
第二座天關是一個胎盤,臍帶飄蕩在虛空中,沒有相連的地方,不著天地,有一種虛無飄渺之感。
第三座天關是一條分叉路口,沒有任何的路標,也沒有任何的景物,每一條路的前方都是黑暗,給人一種沒有方向的迷茫感。
“屬於我的斬道啊,是我對於世界的認知與感悟,我怎樣看待這個世界,便決定了我怎樣去斬道。”
王洪武瞭然,人生三問這種哲學之問亦是道,所謂的道本質上也是修行者對於自己、對於世界的思考,只是每個人呈現的方式不同而已。
事實上,絕大部分能修煉到斬道層次的修行者都對第一個問題有所思考,也是他們成功斬道的原因,斬掉了外我,只留下最真實的真我與道我。
但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呢?這兩道天關很少會有斬道者觸及到,唯有天資斐然、道心穩固的真正人傑才會踏足。
這亦是拉開差距的地方。
於修行者而言,第二個問題本質上是考驗斬道者在自己構築的世界觀下,能否解釋他自己如何產生演變的過程,也就是你的認知能否闡述自己這個人。
你這認知世界所形成的道是否完善,邏輯能否自洽,你的道,夠不夠承載你自己!而第三個問題,對王洪武來說亦是最難把握、涵蓋闡述的。
到哪裡去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在問斬道者是否有修行的終極目標,也是在問他對自己認知是否清晰,是否明白自己生命的意義,把握自己的未來。
從人生三問的角度,闡述斬道這種玄之又玄的境界,就清晰很多,王洪武的思路開啟,對如何斬道便有了想法,明確了步驟。
甚至他覺得,從這個角度上講,也可以解釋為何古皇子們斬道後會那麼強,甚至斬道也不難。
因為古皇子說白了,就是父輩證道者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繼承者,是完美銜接的。
父輩皇者留給子嗣的世界觀當然是完整的,是他們塑造認知的,不會錯,但也僅僅適合他們,意味著他們可以輕易回答斬道前兩問,但是他們能否回答第三問,就看個人際遇了。
至少在王洪武的接觸中,只有凰虛道觸及到這一步,他的只為道活也是一種答案。
而王洪武呢?他只有一個動作,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去做。
無論怎麼樣也好,去做就遠比停留著想要有效,他永遠都認為實踐出真知,能走到哪一步是一個問題,去不去做是另一個問題。
咚!一瞬間,他前踏一步,轟然叩關,震盪了第一座天關。
我是誰?你是誰?誰是王洪武?空洞之音迴響,那無面天關上卻忽地多出了一張嘴,語調雖然茫然,但卻逐漸染上了一種誘惑與沉淪之感,發出了問道之音。
“如果你當初沒有穿越,而是在地球平平安安生活一輩子,會不會更好?”
“如果你真的是聖皇族裔,在紫薇太陽古教內成為聖子,安安穩穩的修行,會不會更好?”
“如果你真是萬龍巢族裔,與龍女結親的天龍王,一步步登臨萬族之巔,享受榮華富貴,會不會更好?”
一道道聲音響起,在叩問,直指王洪武的本心,更直指他心中隱藏著最深的疑慮與感慨。
如果真的是這樣,會不會更好?他心神盪漾,腦海中出現了無數的念頭與畫面,彷彿重新經歷了一段又一段不同的人生。
肉眼可見,他的頭頂上方,出現了一方又一方虛幻的世界,內裡所呈現的,正是他心中所想、所疑惑過的‘可能性’,變成了真,成為了一段真實的人生!
屬於普通人王洪武的一生。
屬於太陽古教族裔王洪武的一生。
屬於萬龍巢天龍王王洪武的一生。
而王洪武的意識,便在這一段又一段人生中經歷、沉淪,尋覓真實的自我。
他融入其中,在輪迴。
與此同時,外界日子也在一天天過去。
收購五色晶石的風波漸漸被人挖掘出真相,有陣法大師透露,是紫微教在收集五色珍石,疑似想要打造五色祭壇。
“他們本來就是天外來的,有五色祭壇倒是不奇怪,重要的是他們的目的。”
“我懷疑是神組織給的,那東西自己打造基本不可能。”
“迴歸天外,還是接引故土的強者?”
萬族疑惑,不過也沒有懷疑太多,如今太陽王與神組織扯上了關係,他們給紫微教撐腰,但凡看上的東西交換都很順利,各族都不願得罪,故而很快集齊了需求的材料。
剩下的便是將之修補,復甦陣紋,花費不了太多時間。
不過,西漠的變化卻並未停止,一隊隊陰兵出世,雖然沒有席捲中州與東荒,但卻兵鋒直指北原,一位位聖屍橫空而過,要再次吞併大域。
“事情大發了,地府佔據了西漠還不滿足,竟還想染指北原!”
“當初滅掉西漠,就給他們增長了數千萬的陰兵,如今疑似有援兵到了,他們的底蘊再次加強,如何對付?”
“沒得說,單論聖人數量我們不可能比得過,唯一的辦法就是請皇族出手,大聖攜極道古皇兵平亂!”
這一變故引發了萬族震動,十強王族直接聚首,開啟會議,想要對抗地府這種大範圍的侵襲,甚至想要請皇族出手鎮壓。
只是,遠在東荒的幾大皇族態度卻有些曖昧不清,他們亦在觀察,看看地府的野心究竟到哪一步。
“地府,這個神話勢力不容易對付啊。”“一旦招惹起來,必須要聯手,否則終會迎來報復。”
“攜皇兵平亂,嚴格來說不是難事,但我擔心的是地府的底蘊啊,萬一出現了準皇戰屍,他們那種東西可只多不少。”
“的確,我可不希望本族的古皇兵出現變故,基業傳承才是重中之重啊。”
同時間,一位位皇族掌舵人的神念也在交匯,他們也有些猶豫,這可不是小事,一旦開戰那就意味著廝殺到底,代價很沉重。
準皇,那種存在太逆天,就算是大聖持帝兵也無用。
而在他們猶疑之下,地府橫霸西漠,陳兵北原的舉動無人能阻,一副氣吞北斗的恐怖景象。
他們的動作沒有遮掩,甚至引起了南嶺妖族的注意。
在這片古地的最中心,天妖殿內,一位妖聖來此覲見,尋覓天妖王,此時的這位少年王者,正在潛心煉化遠古天妖血肉,藉助其法則衝擊自己的道,要邁出斬道一步。
一旦其成就,配合妖神花與天妖體的大成效果,實力將極度強大。
“少主,地府如今氣勢洶洶,陰兵席捲北原,亦盯著南嶺,十強王族邀請我們前去共商對策,可要前往?”妖聖前來,道出了問題,十大王族不願坐以待斃,上聯北原、下合南嶺,想要主動出擊對抗地府。
然而天妖王卻搖了搖頭。“不要妄動,我們的底蘊相較於各大皇族來說差了很多,那口古器也只是遠古天妖祭煉一生的道兵,遠不能與古皇兵及禁器相比,故而我們不能衝在前面,要等那些皇族牽頭之後再參與,眼下就收縮勢力吧。
不過真要遇上了地府遣人入南嶺,那就殺,絕不留這些東西,剩下的,等到我斬道出關再說。”
同一時間,原始湖的族長現身,找到了元古“少主,這段時日,各大王族求援,紫微教也派來了人手,問詢我們是否要派出聖人去北原查探情況。”
“既然是紫微教邀請,那就一起去看看吧,不過王族求援不必在意,地府的動作不會停,但只有這樣才會讓其他族群意識到危險性,不真正肉疼一下他們是不會團結的,哪怕是我們皇族牽頭也無用。”
元古自皇墟界出關,也有了斬道的底蘊,他目光一閃,便有了決斷,對那些王族並不在意。
原始湖祖王頷首“少主的意思是,聯合紫微教與花果山?”
“不止,如今神組織與紫微教渾然一體,他們與地府是死對頭,地府也想得到太陽王,這三方就是天然的敵人,所以一旦爆發對地府的征討,紫微教必然第一個響應。
有他們牽頭的情況下,鬥戰皇族與萬龍巢以及我們原始湖都會參與,剩下的皇族自然也會出手,但如何說服他們,這件事情就要那位太陽王想辦法了。
我如今,參悟到了祖上所留的最後一篇經卷,將元墟界修成,是時候準備斬道了。”
元古微微一笑,對未來的局勢有了大概的預判,萬族攻伐地府是必然,但也免不了內部角逐一番後再一致對外,他現在要做的,依舊是壯大己身實力。
聽聞此言,原始湖祖王也神色一震,古皇的最後一篇秘術是他們一生的核心精華所在,縱然是大聖也難以全部悟透,少主如今領悟到這一步,可見提升的確很大。
漸漸地,各大皇族反應也都被王族知曉,他們很無奈,卻也沒有什麼辦法。
不過西漠的地府始終是一個巨大威脅,一人佔據了一個大域,這種變化太可怕了,更遑論如今北原本地的族群都被打的節節敗退,對面的人手反而越殺越多,叫人無可奈何。
而神組織的人手也吐露秘辛,將有關於地府的種種情報傳播了開來,讓各族警惕。
地府的開創者就是冥尊,他是成道者的古屍通靈後再成道,是第一個死後再次成皇的人,他的這種“道”影響了很多人,屍禍的源頭就在地府,為諸尊提供了一種長生法,這是一種方向。
地府的宗旨,就是要再造輪迴,論述一條獨特的長生路,自然吸引了一些古代至尊,在冥皇沉睡、蟄伏時,不同的時代,都有其他人入主,掌控地府,研究這種法門,地府曾換了很多位主人,長生天尊就是其中之一。
而在知曉北原的情況後,性子最為剛烈的鬥戰皇族一脈還是出手了,鬥戰聖王祭出仙鐵棍,對著那裡轟然打出一擊。
極道古皇兵發威,這是一種神蹟,它橫貫三千界,連穿九重天,散發著不不朽的神性,與天地長存,與日月爭輝。
“是鬥戰皇族!他們出手了!”“一年之期已過,極道古皇兵再現凡塵啊。”
人們驚撼,為之歡呼雀躍,終於等到了皇族出手平亂,神兵一擊誰與相抗?肉眼可見,不朽的神光貫穿中州,每一條軌跡都如一條天塹,切裂蒼天,燦爛無比,比之貫穿向北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