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嗎?赫東煌不置可否,但他也不在意。
有些路走下去,無論你初始明不明白,只要你走到了最後,最後一切都將清晰明瞭。
隨後。
季驚秋主動與赫師談起了【無妄山】。
赫東煌表示,在幽主的記憶殘缺中,【無妄山】真正的來源是歸真地!
幽界中存在的【無妄山】,只是幽主昔日從歸真地帶回的一個倒影。
苦海情況類似,卻不是幽主帶回,反而幽主在從歸真地返回後,就在想方設法試圖將其徹底鎮封,甚至嘗試過合道的路子。
幽海雖然不是倒影,可它卻也不是此界所有,同樣最早來自歸真地。
當年幽主就是在合道幽海後,才找到了去往歸真路的途徑。
至於歸真地的真相……幽主或許知道,但赫東煌不知道,殘留的記憶中只是隻言片語,無從推斷。
對於歸真地,赫師的態度一如既往,無需管敵人多強,只管先走自己的路。
之後,隨著一條虛幻長河呈現天地,將季驚秋圍繞,赫東煌更是以此刻為例,難得盡了一份為師的職責,闡述在他眼中的光陰與天命大道。
在他眼中,光陰長河代表著有始有終的固定軌跡,命運長河則代表著玄妙與變化。
二者相互糾纏,就構成了萬事萬物運轉的軌跡。
通常來說,到了天尊就可接觸命運長河的力量,到了道祖才可開始探索光陰長河的力量。
但這個順序,不代表光陰的位格高於命運,兩者是平等且互補的。
真聖之所以不死,就是因為他們在光陰長河中找到了一個永恆的錨點。
除非能在光陰長河中找到對方錨點所在,並抹除,不然真聖永遠不會真正死去,最多也就是歷劫而去,終有迴歸時。
而要想在一條光陰長河中找到微不足道的錨點,哪怕是真聖出手,難度也不亞於普通人大海撈針。
縱然是合道光陰長河的赫東煌,在被他人牽制的情況下,也騰不出手去檢索其真正寄託的錨點。
即使擠出空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漫長的排除時間。
界海現存中找到某位真聖於光陰長河寄託的錨點的最佳辦法,就是依託於命運和因果來推算。
而如果說命運是一條長河,不見源頭,更不知走向何方未來,那麼因果就是羅網,一張涵蓋了萬有的羅網……
說到最後。
赫東煌突然問道:“驚秋,你應該已經猜到你父母的去向了。”
季驚秋只吐出了兩個字:
“太一。”
以常理而言,縱然是真聖也不願引火上身,鮮少直呼這位四魔之首的真名。
這位雖然還是真聖,卻已經有了部分超脫者的特徵,就連海拉等人都對其警惕異常。
可時至今日,不提赫東煌在其身邊,已經踏入天尊,身處幽界的他,又有何可懼怕的?
再是不談其他,如今的太一可有膽子踏足幽界?!
“未必。”赫東煌眸光幽深,“為何不能是姬天行?”
季驚秋默然。
他問了一個問題:“他們究竟是何時盯上我的?”
幽界的光陰長河是為超脫級數,一般的真聖根本沒有資格插手光陰之事,但到了古老者,以及無上階位後,逆流光陰,救兩個普通人,還不至於引發什麼大的因果劫數。
此前,季驚秋在得知赫師合道的是為光陰長河後,就有拜託,還曾嘗試詢問過蒼青一脈,但最終卻都是無果。
就像天地間根本沒有他父母的存在痕跡。
赫東煌目露深意道:“他們最初盯上的,可不是你,而是季臨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