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潮書院地方是很大的,這也是他選擇建在外城的原因,若非如此,也開設不了那些七七八八的小道雜課。
老院長離開之後,裴夏自己又轉了兩圈,除了學塾,這裡還有茶亭飯館棋室,以及數量不多的學生臥房。
很有點裴夏上輩子那大學的意思了,挺有建設思路的。
可惜,大翎畢竟是封建王朝,書院的根本還是科舉入仕,從這一點來看,江潮很難超過內城的鴻鵠書院。
裴夏轉完了,又走回到武場。
上午一般都是書經課業的時間,像徐賞心,就已經在聽課了。
武場上人不多,但也有一些。
是的,有些年輕人來書院,他還真就是專為了習武來的。
裴夏拱頭,偷偷在旁邊聽了一會兒。
你別說,書院這個武課,還真的挺有前景的。
其實北師城也有不少修行宗門。
是的,王城裡有宗門也很正常,每天開門迎來送往,偶爾也接一些護衛的活兒,或者做些天材地寶的買賣。
但是對北師城這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來說,要他們入門去當弟子,三九三伏的練,還要孝敬師長服從管教,又有點難為他們。
真要說是權貴子弟吧,大可以請個修士到府上來教,那這些不上不下的怎麼辦呢?
誒,來書院。
書院的武課先生可說是五花八門。
裴夏逛了一圈。
有看到教授擒冦手的,這是軍中退伍的修士。
有傳授紫納功的,這應該是城中宗門的修士。
甚至還有教導怎麼用靈力開鎖的……不是,這不報官?
裴夏蹭啊蹭的,也蹭到了幾位先生,和他們聊了聊。
人家也不是全無收入,江潮書院是很會看人下菜碟的,比如軍中退伍的修士,就是有脩金的。
而城中宗門派來教課的修士,則是沒有報酬的。
前者就是指著這個餬口。
而後者,更像是來給自家宗門“引流”的。
後生,你看我這個七十二路撩陰腿是不是非常的厲害?什麼,你問為什麼七十二路我只教了二路?那剩下七十腳是宗門秘籍,你得跟我回山去學啊。
書院學子大半不怎麼理會,但偶有一兩個入了山門也是好事。
就算真招不到人,能在書院開堂授課,算是給宗門宣傳,這些年輕人大多頗有家資,他們口口相傳,散佈到民間,自然會吸引很多條件合適的人登門拜師。
這種和書院算互利互惠。
裴夏尋摸了一圈,要說不僅沒有脩金薪酬,還要倒貼的,似乎就他一個。
也是,裴夏這年紀,在書院一般都是當學生的,說他手裡有真東西,實在很難讓人信服。
無非是混個履歷,將來好舉薦入朝,這種人書院也接待的多了。
就這麼四處閒逛,中午在書院飯堂吃了一點。
等到下午未時許,學舍那邊慢慢嘈雜起來。
這陣勢裴夏昨天接徐賞心的時候見過,是學生放學了。
一眾儒衫學子,大多是朝著書院大門徑直離開。
極少部分則往學宿方向去,應該是留宿在書院的。
還有一些,就往武場來了。
裴夏連忙整理了一下衣服,找了個顯眼的地方,背手站好。
眼看著學生們慢慢簇擁到自己相熟的武課先生周圍,而裴夏身邊還是空無一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