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領主

第14章 苦一苦農奴

農業是領地發展的必要基礎,商業則是讓領地騰飛的催化劑。

兩者缺一不可,也不能偏廢。

如今的白熊領,商業不能說沒有,但確實是不多。

至少,領地上並沒有常駐商人。

白熊領是很典型的封建式自給自足莊園,每年只需要對外進口一定量的食鹽與鐵錠就夠了。

布匹這東西,可有可無。

亞麻產量高,價格極其低廉,一件成品的亞麻上衣通常就值五六個銅幣。

實在不行,白熊領也能種植一定量的亞麻,女農奴也基本都會紡布。

如果真有商人不開眼,常駐在白熊領,估計不是窮死就是餓死。

事實上,白熊領的農奴們養得起挽馬、用得起輕犁,冬天還不會捱餓,顯然家有餘財。

他們只是沒有消費的必要而已。

別看農奴制與奴隸制都帶個‘奴’字,兩種制度卻是天差地別。

奴隸完全屬於主人。

農奴們則只是在人身自由上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他們還能夠擁有自己的私人財產。

或者說,他們擁有‘積蓄私人財產’的權利。

就比如在白熊領,每戶農奴都有份地,每年的收成去掉一定比例的稅收,再去掉來年的種子與口糧,剩下的就是他們的私人財產。

領主要想‘掠奪’這部分財產,不能強搶,只能透過加稅來巧取。

農奴們也有抵抗不合理稅收的辦法。

那就是開潤。

北境太過廣闊了,完全不缺土地,缺的是種地的人。

你這領主不給農奴活路,自然有願意接納更多農奴的領主。

事實上,對於林恩而言,農奴們有私人財產是絕對的好事。

他壓根就沒必要擔心重犁製作出來後缺少買家。

以白熊領農奴們的財力,消費一架重犁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就相當於林恩憑空創造了新的需求,直接推動了領地上的商業發展。

但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鐵匠齊赫的鐵錠庫存不夠了。

在時間幾乎停滯的農業莊園裡,每年的鐵錠需求量波動很小。

齊赫去年購買的鐵錠,只夠勉強造三百架重犁。

可售賣鐵錠的商人要到秋收後才會來,其他農具所需的鐵錠就成了大問題。

比如秋收要用的鐮刀、修整土地要的鋤頭等。

傍晚時分,老艾伯特處理好了手頭工作,來到河畔城堡,主動為林恩排憂解難。

“老爺,我在三河城認識幾個商人,或許可以嘗試請他們提前運些鐵錠過來。”

老艾在白熊領幾十年,裡裡外外都積攢了不少人脈。

三河城位於白河下游,商旅雲集,是白河流域最大的貿易節點,同時也是白河郡郡守的駐所。

‘郡’在北境是個軍事單位,郡守的主要職責,是協助公爵徵召和培訓騎士。

林恩搶來的那份委任狀賦予了他男爵的地位與權力,同時也規範了他身為男爵的義務。

每年的八月,他都需要派遣五名騎士以及不少於十五名騎士侍從,去三河城接受為期兩個月的軍事培訓。

以證明他有能力承擔沼地公爵的徵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郡守也有監視各地領主的職責,只是沒法插手領地的內部管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